(上接第一版)
如何实现从无到有?胡正元坦言,最初,他们个个都是“门外汉”。为了干好这份工作,市经信委产业发展科的同志们,一边学习刻苦钻研,一边顽强拼搏干事。同时,牵头组织轨道交通产业相关培训,聘请专家学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轨道交通产业所涉及的各项核心技术,从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背景、概况、经验借鉴等方面为广大学员具体阐述了宜宾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战略,让其更加深入地了解、掌握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产业发展科的同志牢记使命感、责任感,发扬担当和钻研精神,通过请教专家、大量阅读书本知识、遍寻网络查找资料等方式多管齐下,在2年的时间里,一个个从啥都不懂的‘门外汉\’逐渐成了行家里手。”胡正元打趣地说道。
年底
轨道交通车辆将首车下线
如果说2017年宜宾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尚处于酝酿与铺垫的状态,那么现在称得上是万事俱备。
据了解,市经信委产业发展科在克服人员紧缺,任务繁重等重重困难下,全面梳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名单,形成《轨道交通产业链重点企业汇总表》,认真分析研判,多渠道、多方式建立与相关专家的常态化联系机制,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寻求合作机会;积极协调引进轨道交通行业龙头企业、配套产品生产企业;积极引进极具影响力的世界级企业,工业品牌价值飞跃式提升。如今,宜宾轨道交通产业园已完成建设的55%左右,今年年底轨道交通车辆实现首车下线,轨道交通示范线将在12·18面向社会载客运行展示。
“既要抓好发展,更要做好服务。”市经信委产业发展科副科长李东宇说,为了让企业少跑路,办事更便捷,他们主动与企业多方面指导督导,每个细节都全程参与,开通绿色通道高效推进各类审批,积极协调保障企业用水用电气,全力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急企业之所急,想企业之所想,受到企业的高度好评。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陈玉霞招商引资,作为一个地区产业转型的关键抓手,更是一座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回眸2017年,全市到位市外资金959.21亿元,全市新签约项目240个,协议总投资1182.06亿元。其中新签约5亿元以上...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