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语嫣然》尝试了跨界混搭等方式
提到杂技,恐怕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高难动作,长期以来,“技巧取胜”代表了杂技艺术的特色,但是女子柔术《花语嫣然》却让杂技不只是停留在技术层面。
由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宜宾市杂技艺术家协会历经五年精心打磨的杂技节目女子柔术《花语嫣然》,把舞蹈融入了杂技,体现出惊、险、奇、美的杂技技巧,同时在传统的表演中赋予了川剧元素。力与美、技巧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让宜宾杂技女子柔术《花语嫣然》荣获四川省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编导奖、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杂技类金奖。
演绎花的纷繁世界
春有兰,秋有菊;夏花灿烂,冬梅傲骨。女子柔术《花语嫣然》是由宜宾市酒都艺术研究院杂技队成员陈思洋、李童、刘欣悦、杨雪、刘美艳、何星燕六个姑娘同台表演,呈现出花的纷繁世界。在9分10秒的表演时间里,完美展现了含花、叠腰、元宝、莲花等高难度杂技动作。
柔术,作为一项中国传统杂技技艺,对演员的身体条件和艺术表现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女子柔术《花语嫣然》完美表演的背后,是六个姑娘长期的艰苦训练。据了解,6位成员的平均年龄只有15岁,其中年龄最大的是17岁,最小年龄14岁。热身、压腿、拉韧带,练力量、技巧,这早已成为姑娘们每天的必修课,与之相伴的是汗水和泪水,她们双手上布满老茧,于千锤百炼中练就了挥洒自如的矫健身手。
呈现综合艺术层面
舞台上,女子柔术《花语嫣然》画面唯美,整个节目更洋溢着如梦如幻的美感,让观众看后少了几分扣人心弦,多了几分愉悦,极大地颠覆了大家对传统杂技惊险刺激的印象。
据介绍,《花语嫣然》把舞蹈融入了杂技,体现出惊、险、奇、美的杂技技巧,同时在传统的表演中赋予了川剧元素。自2012年女子柔术《花语嫣然》创排以来,历经了数次打磨。音乐中多了川剧锣鼓,服饰上融入了川剧服样式、色彩,道具上加入川剧图案……
为了让杂技演员们掌握川剧表演要领,杂技队还专门邀请宜宾青年川剧团的退休演员胡秋华指导川剧表演中的手、眼、身、法、步。经过不断创新,女子柔术《花语嫣然》不仅将杂技技巧和川剧元素完美结合,还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有戏剧性、观赏性和张力的表演。但与之前不同的是,现在杂技面对的是新的观众群体,《花语嫣然》更注重往综合艺术呈现方面发展。
杂技需要更多创新
杂技创新,让女子柔术《花语嫣然》受到观众的喜爱,也得到评委的好评。女子柔术《花语嫣然》获得四川省第二届曲艺杂技木偶皮影比赛编导奖、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杂技类金奖。
据杂技团成员介绍,杂技作为一门艺术,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规律和优势,这是它的根本,但它更需要创新,离开了创新什么艺术都存在不下去。如果将来杂技的主要生存方式是在舞台上,那么与技巧相比,现在杂技的舞台呈现更为重要。因为关注点已经超越了技术本身,还包括编排、戏剧感,乃至演员在呈现节目过程中的眼神、微笑等与观众之间的交流互动,让观众感到舒适,而不是惊险刺激。
近年来,宜宾杂技从舞台、设施、灯光、舞美、编排等方面都下了很多功夫,尝试了跨界、混搭等方式,以创新探索杂技的发展之路。但杂技在创新的同时,不能失去自己的本体语言,即技巧、道具、造型。据了解,下一步,杂技队还要不断创新打磨好具有本土地方元素的杂技节目,让宜宾杂技走向全国及至世界舞台。
◎宜宾晚报
记者 李莉娜
新闻推荐
■核心提示:中国机器人大赛是国内影响力最大的机器人竞赛,该项赛事从1999年开始到2017年,一共举办了19届。中国机器人大赛项目分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和中国机器人大赛两项内容。RoboCup机器人...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