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龙停车待客时素描山水提高技法
赵龙的书画作品
◎ 宜宾晚报记者 黄平 文/图
初识赵龙,是因乘坐他驾驶的中巴车,那个时候,他是一名非常合格的驾驶员;又见赵龙,是在他的家里,这个时候,他是一名笔耕不辍的书画爱好者。一来二去,赵龙留给记者的“三惊”,一辈子也难以忘记,它诠释了一种情怀和工匠精神。
一惊 引擎盖上放《说文解字》
近日,坐上去长宁集中采访的中巴车,记者因有些晕车,便选择了副驾驶位置。刚坐下,四处打量,引擎盖上的一本书让记者大吃一惊——《说文解字》,已经被人翻阅得颇有些旧了。
现在,看这种书的人很稀少。“这是谁的书哦?”记者一边拿起书翻看一边询问。驾驶员师傅回答:“我的”。
驾驶员师傅姓赵名龙字一清,不高的个子,黝黑的脸庞,戴着一副防方向盘打滑的白手套,很精神。“没事时翻一翻,了解一下字的来龙去脉……”赵龙说。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爱看《说文解字》?为什么要了解字的来龙去脉?记者心中的疑惑不少。但车子启动出发了,记者便没有多问。
二惊 停车等待时专心素描
车到一处集中采访点,记者一行下车采访,约1个小时回到车上。这时,记者发现了更让人吃惊的一幕:赵龙拿着一块白色塑料泡沫,放在方向盘上勾勾画画,把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描了下来,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明显是一个“高手”。原来,在记者一行下车采访的这段时间,赵龙没有下车游玩,而是专心致志地素描远山近水。
“书画同源。画画线条,找找感觉,提高书法水平……”赵龙说,趁着停车等待乘客或休息的空闲素描山水、房屋、人物等,是他多年的习惯,以前帮人开货车时就这样了。原来,赵龙酷爱书画,尤以书法为甚。他之所以将《说文解字》放在汽车引擎盖上,就是为了经常翻看,了解字的来龙去脉,理解字的含义,从而提高书法水平。赵龙经常随身带一个速写本,但当天恰好忘了,就在车上找了一块白色泡沫代替,一副速写的山水,便跃然“纸”上了。
以前开货车,赵龙到过很多地方,同行的驾驶员们休息时打牌,他却练字画画,受到不少嘲讽。不过,那群哥们慢慢理解他了,常常说:“咱们货车司机也出搞书画的了。”颇有些自豪。
三惊 勤耕砚田清守40年
赵龙家的客厅有一个特点,临窗放着一张大大的书桌,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以及成叠的作品,有字,有画。书法几乎清一色的瘦金书,绘画几乎全是工笔画。
40年前,家住宜宾城区复兴街的赵龙还是一名懵懂少年时,偶然在邻居叶叔叔家发现一本字帖。“那字瘦直挺拔,很有韵味。”赵龙一眼就爱上那些仿佛有灵性的字了,后来知道那叫瘦金书,是宋朝皇帝赵佶所创,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书体。于是,他就经常找叶叔叔借阅临摹,借一周,还回去,然后隔段时间又借,又还……这本字帖,带领赵龙走进了一个不寻常的文化世界。
“不耕砚田无乐事。”赵龙说,从此他与书法结下不解之缘。40年来,赵龙在砚田里勤耕不辍,每天下班回家只要不是很晚,都会练上个把小时;节假日更是勤加练习。慢慢的,赵龙的字越写越好,在宜宾书法界也逐渐有了些名气。为此,叶叔叔为他感到骄傲,两年前将那本字帖赠送与他,作为一个特别的纪念,也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虽然有了些名气,但这并没有给赵龙带来多少经济上的收入。他曾经入股与别人在宜宾城区开过两年画廊,不过亏了几万元。“虽然亏了钱,但认识了更多的书法界朋友和前辈,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我不后悔。”带着一种别样的情怀和工匠精神,赵龙仍然在书法这条道路上不忘初心,清守砚田,砥砺前行。曾经一度为养家糊口犯难、至今仍不宽裕的赵龙说:“搞书法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这,或许就是“一清”的由来。
对了,忘了介绍,赵龙,53岁,宜宾市书法家协会会员,擅长瘦金书。下岗后再就业,目前的职业是宜宾市机关事务局公务用车公司驾驶员。
新闻推荐
2017年宜宾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涉案财物保管中心 报废机/电两轮、三轮清单(二)
序号车型车牌号或品名车架号215两轮摩托白色赛托039467216两轮摩托川QW4589217两轮摩托红色嘉陵125017937218两轮摩托赣C5760C219两轮摩托川QA360G220两轮摩托川QU0952221两轮摩托五羊黄黑色1250...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