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区倡导全民阅读 打造“书香翠屏”
宜宾市人民路小学鲁能校区投用
人民公园“法治宣传进公园”
李庄同济医院建成开院
□ 王宏亮 康程 蒋运强 本报记者 田琴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发展的目的,就是一切为了人民。
心系民生事,枝叶总关情。翠屏区念兹在兹,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教育工作硕果累累;深入推进卫生计生工作,真正让群众得实惠;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老百姓后顾之忧。伴随着人民群众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传递出的是暖暖的“民生温度”。
决战贫困,狠下“绣花”功夫。翠屏区是典型的“插花”贫困地区,全区现有农村贫困人口7322户25989人,省定贫困村5个。据统计,2016年全区共脱贫4138人,2个贫困村(明威民东村、菜坝水库村)退出。同时,该区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县,贫困发生率从6.3%下降到2.1%。今年,计划所有贫困户脱贫,所有贫困村退出。1—9月,该区已减贫7430人,3个拟退出省定贫困村各项指标均已达标。
亮点纷呈,教育工作硕果累累。今年,在全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职业教育第6次获一等奖(第一名)。全区区域高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再次实现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和重本上线人数“两个口径”大幅增长。全区高考本科上线6106人,同比增加347人,重本上线2240人,同比增加157人;区属高中高考本科上线1948人,同比增加36人。
深化医改,真正让群众得实惠。上半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96.2%,完成比例100.2%;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财政补助97.5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48.43%。全面完成了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工作,2017年享受奖励扶助5906人,享受特别扶助1486人。截至8月底,全区共体检7-64周岁群众235816人,占目标任务的44.43%。2017年1月,该区被省卫计委评选为流动人口卫生计生服务管理工作先进区县。
倾力为民,惠风和畅暖人心。上半年,城乡特殊困难群众专项帮扶已提取专项资金940万元;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4136人169.68万元;城乡医疗救助一般医疗救助累计救助4025人261.34万元、重特大疾病累计救助406人45.03万元;城市低保累计支出2464.53元,累计保障68962人;农村低保累计支出955.4万元,累计保障51567人;城乡特殊困难群众专项帮扶367人37.46万元。32个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大部分主体工程已完工。成功实现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区“七年冠”。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盼,我之所行。翠屏区第五届党代会第二次会议描绘出了今后社会事业发展新蓝图:“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持续加力全面小康先行区建设”。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我们唯有快马加鞭,才不负民盼、不负民望。
决战贫困 狠下“绣花”功夫
翠屏区是典型的“插花”贫困地区,全区现有农村贫困人口7322户25989人(含临港212户729人),省定贫困村5个。全区一直把脱贫攻坚作为补短板的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坚持把脱贫职责扛在肩上,把脱贫任务抓在手上,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明威镇白塔村留诚养殖专业合作社二楼培训室,返乡党员陈伟正在为贫困社员们讲课。由陈伟领头创建的党员合作社是翠屏区 “三建三带”助力精准脱贫的一个创新举措,即党员建专业合作社,引进先进技术,带动群众和贫困户发展产业。
“我们合作社有20%的产品通过电商销售”,留诚养殖专合社的工作人员曾国群告诉记者。白塔村是翠屏区电商扶贫最先发展的地方,林下土鸡、香林绿壳蛋、竹笋、芽菜……最新鲜的食材通过最快捷的方式和最方便的平台送达顾客手上,电商平台的助力打开了农村产业抱团式发展的“新引擎”。
决战贫困,不只明威镇白塔村卯足干劲儿,全区上下也正在撸起袖子加油干。翠屏区结合贫困特点和脱贫攻坚现状,出台“脱贫攻坚+农村电商”“脱贫攻坚+幸福和谐大家庭”“脱贫攻坚+农村改革实验”“脱贫攻坚+幸福美丽新村”“脱贫攻坚+防返贫”“脱贫攻坚+公益”“脱贫攻坚+精准党建”七大行动,推动脱贫工作改革创新,保证脱贫见实效。
全区7360余名干部职工“一对一”帮扶贫困户;组建15个驻乡镇和涉农街道扶贫工作队、5个省定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53名年轻干部全脱产任贫困村、非贫困村第一书记;四年来,已投入区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9375.1万元,投入各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15029.1万元;累计新建乡村道路40.78公里、新建入户路45.77公里;试点农村电子商务扶贫,建设乡(镇)农村电子商务站8个、村级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13个;为已脱贫的所有贫困户编制了防返贫规划,投入防返贫资金914.8万元。
一次次探索创新走出***的新路子,一组组发展数字感知***的温热,一张张父老乡亲笑脸见证***的成效。据统计,翠屏区2016年共脱贫4138人,2个贫困村(明威民东村、菜坝水库村)退出。该区被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评为脱贫攻坚先进县,贫困发生率从6.3%下降到2.1%。
今年,该区计划所有贫困户脱贫,所有贫困村退出。面对这场输不起的攻坚决战,翠屏区正集全区之智,举全区之力,狠下一番“绣花”功夫,奋力推进脱贫攻坚。1—9月,该区已减贫7430人,3个今年拟退出省定贫困村各项指标均已达标。
亮点纷呈 教育工作硕果累累
10月8日凌晨,当宜宾籍的体操运动员邹敬园站上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双杠冠军讲台时,这枚金牌再次打破宜宾体操的历史记录,成为目前宜宾体操史上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首个在列入奥运会的项目中获得世界冠军的宜宾人。
近年来,翠屏区坚持以打造一流教育品牌、打造一流教育队伍、打造一流教育环境为目标,加快打造现代科教兴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亮点纷呈,硕果累累。
教育质量持续攀升。今年,在全市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职业教育第6次获一等奖(第一名)。全区区域高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再次实现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和重本上线人数“两个口径”大幅增长。全区高考本科上线6106人,同比增加347人,重本上线2240人,同比增加157人;区属高中高考本科上线1948人,同比增加36人。
综改经验频频出彩。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教育部举行第二批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备忘录签署暨全国学校美育工作推进会,翠屏区在大会作经验交流,交流材料在《中国教育报》、人民网和教育部官网同步刊载。中山街小学“川剧进校园”经验全国推广,农业街小学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四川省翠屏区多措并举开展特色早期教育》被评为四川省教育系统年度“十佳教育政务信息”。全国校园足球运动特色学校增加到18所,宜宾市六中校园足球队代表四川参赛获全国亚军、宜宾市八中校园足球队获全省季军。
队伍建设卓有成效。推进“名师”工程,组建第二批名师工作室8间。南广中心校和凉水井中学两名校长被评为全国“课改优秀校长”,人民路小学“飓风大姐”郭明晓获中国教育报2016年度推动读书十大人物称号,同时获得全国新教育实验2017年度人物奖。金坪中心校代咏竹获省第九届中小学音乐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教师参加市级以上赛课展示活动获奖369人次。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完成寄宿制建设项目198个,高标准通过市委市政府检查验收。科学编制全区教育系统2014—2018年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规划,实施完成李庄中心校、宋家中心校等22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全面改薄”项目56个,累计完成改薄资金投入1.54亿元。宜宾市翠屏区机关幼儿园翠屏山分园、宜宾市教工幼儿园翠屏山分园等小区配建幼儿园完成前期设计,牟坪中心幼儿园二期建设项目顺利启动。二中南岸西区分校、江北实小翠微路校区、人民路小学鲁能校区相继投入使用;中山街小学五香校区、方水中心校红坝校区等项目即将投入使用;李庄同济中学建设项目(一期)、岷江路小学迁建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深化医改 真正让群众得实惠
“蒋大爷,我再帮您量下血压。”同往常一样,高店镇卫生院医生郭鑫来到桂华村村民蒋华云家中,为她进行免费体检。郭鑫同时也是高店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这支志愿队伍成立于2015年,25名成员全部是镇卫生院的青年医生和护士。截至目前,该志愿队已累计为8000余人次提供了上门医疗服务。
卫生计生乃民生之需,健康乃幸福之本。今年以来,翠屏区突出重点、立柱架梁,从民生关切着手,突出抓好四项民生工程、深化医改工作、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脱贫攻坚等,努力增强群众获得感,真正让群众得实惠。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上半年,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化电子建档率96.2%,完成比例100.2%;取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财政补助97.5万元,完成目标任务的48.43%;推进同区域内医疗卫生、学校卫生、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示范单位的打造,示范区域内监管单位类别100%覆盖。
妇幼保健服务不断提升。婚前医学检查人数5289人,婚检率77.53%;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3166人,覆盖率77.28%。全区1—5月共享受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707人次,补助金额85.35万元。
重大传染病救助不断完善。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病人免费治疗96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95.18%。
医疗卫生服务和人口计生不断推进。免费实施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40例,完成比例100%;全面完成了奖励扶助、特别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工作,2017年享受奖励扶助5906人,享受特别扶助1486人;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落实到位,建立流动人口电子健康档案97120份,电子建档率达94.99%。
医改工作持续深化。制定印发了《翠屏区2017年医改工作要点》、出台《翠屏区城市公立医院改革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推进医改工作文件,不断深化推进全区医改工作。全额配套体检费1086万元,拨付工作经费150万元,对按全民预防保健体检“一站一馆三区”要求升级改造思坡等5个区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1200万元配齐彩超、DR等医疗设备,夯实工作基础。截至8月底,全区共体检7-64周岁群众235816人,占目标任务的44.43%。
健康扶贫扎实开展。1—6月累计救助贫困户在区属公立医疗机构住院5910人次、落实医疗救助金281万元;对今年拟退出的明威镇白塔村等3个“省定贫困村”村卫生室按照标准化建设,通过整合资金,共投入36万元进行了新建或改建,配备了较完善的医疗设备设施。
今年,在市卫计委对区县卫计局季度考核中,翠屏区卫计局一、二季度均排名全市第一。
倾力为民 惠风和畅暖人心
大观楼社区位于翠屏区老城区中心,因人口居住分散、人员结构复杂,社区服务和管理面临更大的挑战。
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这是社区一直在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难题。
在翠屏区民政局的指导下,经过反复论证,大观楼社区率先提出了“三微三心”工作法,即在宏观治理、政府职能和大文化无法具体观照到的居民微观生活、微观事务等方面,社区着力以“微治理”促居民和谐、以“微服务”推“三社联动”、以“微文化”引道德新风,构建良序社区顺应人心、打造便民社区温暖人心、培育魅力社区凝聚人心。这套工作法不仅让社区居民享受到了更贴心的服务,更为老城区社区建设提供了模式和途径。
10月10日,全省加强基层民政工作会议在宜宾召开,省民政厅对社区“三微三心”工作法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民生乃幸福之基。为了让老百姓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翠屏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步伐从未停歇。
五年来,民生保障能力进一步夯实。全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资金3.83亿元,累计保障低保对象166.45万人次,城乡低保月人均保障水平分别由2013年的238.38元、105.32元提高到393元、217元,增幅达64.86%、106%。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累计支出资金7197.75万元,累计救助22.7981万余人次,贫困患者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救助比例达到70%,城乡特困供养对象、孤儿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住院救助比例100%。集中和分散农村特困人员年供养标准达每人450元、370元。建立和完善了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和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累计发放高龄补贴1660.04万元,推进城乡居家养老服务,全区累计425680人次获得了居家养老服务支持和帮助。
五年来,民政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建翠屏区救灾物资储备中心,省、市、县、乡四级综合减灾救灾应急指挥体系实现互联互通,新建农村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2个,新改扩建敬老院2所、改扩建敬老院床位650张,新增敬老院床位150张,新建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08个,新增民办养老床位2220张,圆满完成该区婚姻登记中心硬件升级和火葬场搬迁工作。
五年来,双拥创建工作进一步深化。建立并落实了优抚政务公开、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优抚数据动态管理、抚恤金社会化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实现了城乡一体化,标准从2013年的每户每年4400元提高至14623元,增幅达到332%。五年来,共接收安置退役士兵1796人,组织1796名退役士兵参加职业教育和短期技能培训,岗位安置率达100%,培训率达100%,成功实现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区“七年冠”。
新闻推荐
宜宾电商产业园·跨境电商园正式启动力争未来3年孵化50家跨境电商创业企业
四川经济日报宜宾讯(记者杨波侯云春)12月12日,宜宾市电子商务产业园·跨境电商园区项目正式启动。该跨境电商园线下体验馆位于翠屏区中坝新世界百货内,将为宜宾市民提供来自五大洲四大洋更优质、更实...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