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婧
据《宜宾日报》报道,8月21日,2017年宜宾市第十届栋梁工程扶助金发放仪式举行。据悉,宜宾市自2008年实施“栋梁工程”以来,向社会募集资金8400多万元,扶助了20892名大学贫困新生(其中有35名考入北大、清华的优秀学生受到特别扶助),受助大学生遍及全国100多所高校,有12000多名受助学生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校迎新季。大学校园里充满了太多太多美好的憧憬,让人紧张又期待。可有一部分学生却依旧在为入学的学费焦虑万分,还有一些学生即便进入高校,也不得不面临各种贫困的困境。他们经过寒窗苦读,终于考上了大学,也更需要通过高等教育来改变个人和家庭的处境和命运,但贫困却依旧是他们求学阶段最后的拦路虎。据清华大学测算,今年该校学生年度基本求学费用为16000元左右,其中了包括学费、住宿费和基本生活费等,一些艺术院校的费用更是不菲。对大多数贫困生而言,相比中小学,大学的求学费用并不低。
教育福利,是民生福利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加强政府资助的主体性,更是承担教育责任的体现。一直以来,宜宾市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千方百计为宜宾学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尽最大努力为学子们解决学习和生活困难。截至8月10日,今年全市栋梁工程已收到捐款1074万元,扶助贫困大学新生1500名。
然而,即便如此,教育仍然是许多穷困家庭、穷困学生的心头之痛。在笔者看来,扶助贫困生应在政府的主导下,积极引导全社会各方参与高校贫困生扶助。2010年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了这样的战略发展目标,“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穷不丢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青少年对于国家,对于社会而言,就是未来和希望。一个个号召,一份份捐助,汇聚成的将是一股澎湃的力量,帮助那些考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如愿走进梦想中的大学课堂,开始自己人生的另一段重要航程。
新闻推荐
绿色 百姓生活的“底色” ——宜宾市加快推进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市建设综述
——我市加快推进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市建设综述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