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五粮液集团董事长李曙光:开启二次创业 五粮液锁定“千亿目标” 7月28日,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在2017中国低度白酒发展高峰论坛上致辞。
谈及川酒,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是“五粮液”。从“姚子雪曲”到五粮秘方,从明代窖池到独步酒林的“包包曲”,五粮液从千年时光中款款而来。面对未来发展,五粮液正开启二次创业,朝着“千亿台阶”迈进。
7月28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五粮液集团公司承办的“2017中国低度白酒发展高峰论坛”在成都隆重举行,共话低度白酒价值重构,共商中国白酒产业发展大计。这是川酒发展历史上首次承办以低度酒为主题的大型论坛。
此次论坛聚焦白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消费升级大趋势,破解白酒年轻化、国际化课题。作为行业的龙头,中国酒业大王五粮液勇挑重担,提前布局中国白酒的下一个“风口”。对于未来、农业供给侧改革及整体布局,五粮液高层又有哪些思考呢?
就此,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对五粮液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曙光进行了专访。李曙光坦言,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粮液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酒”。
明朝老窖 优质基酒产出率仅有20%
正如世界上只有一个波尔多,宜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世界粮农组织定义为“在地球同纬度上最适合酿造优质纯正蒸馏白酒的地区”。这里一年四季雨量充沛,温暖湿润,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从南北朝时期的“咂酒”,到唐宋年间的“荔枝绿”“姚子雪曲”,再到明朝初年的“陈氏秘方”,扎根于此的五粮液已走过千年。
“千年老窖万年槽,五粮液现在用的仍然是明朝老窖。”李曙光告诉记者,由于窖池年代久远等原因,优质基酒产出率仅有20%。而这稀有的20%,便成为消费者熟知的五粮液酒,其余80%都属于系列酒。
谈起酿酒,这位上任百余天的新帅似乎是一位已经在五粮液工作几十年的“老人”,从纯粮固态发酵的古法,到制曲、发酵、蒸馏的全流程,到“跑窖循环”的工艺特色,李曙光娓娓道来。
“除了有老窖,我们还有独家的‘包包曲\’,这是行业所公认的活宝。”李曙光说,五粮液特有的“包包曲”,为空气和泥土中的微生物提供了绝佳的结合载体,形成了中国白酒浓香天下的“五粮风味”,香气悠久、入口甘美、落喉净爽、各味谐调。
好粮酿好酒 五年内粮食85%基地供应
众所周知,五粮液采用小麦、大米、玉米、高粱、糯米混合酿制。而用最优质的粮食,酿出最高品质的酒,则是五粮液一直秉承的理念。
“宜宾的水稻土、新积土、紫色土等优质土壤,非常适合种植糯米、高粱等作物。特别是川南糯红高粱,是五粮液独有的酿酒原料。”李曙光说,五粮液一年的市场投放量在2万吨左右,这需要每年消耗的粮食超过40万吨。其中,糯红高粱的自给率约40%—50%、曲麦的自给率达到70%。
据悉,出于公司战略布局,截至2016年,川南已经建立完善糯红高粱生产基地。同时,还建立了“宜—长—兴”(宜宾—长宁—兴文)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带2万亩川南红高粱种植基地,这将为酿酒提供6000吨川南红高粱。
事实上,为了最优质的原料,除了川南地区,五粮液还在全省乃至全国各地如内蒙古等,布局建立100万亩酿酒专用糯米、大米、玉米和小麦生产基地,“在五年之内,五种酿酒专用粮食自给率力争达到85%以上。”李曙光称。
二次创业 奠基千亿五粮液重回市值龙头
如今在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浪潮中,五粮液正在开展二次创业,“十三五”要打造千亿集团目标。
数据显示,2016年五粮液集团实现销售收入703亿元,实现利润超过100亿元。
未来,千亿五粮液规模如何构成?“酒业贡献度将达到60%。”李曙光向记者透露,五粮液将改革集团治理模式,进一步聚焦核心主业,集中力量做大做强五粮液主品牌,包括重新定位集团相关产业,按市场化方式减少内部关联交易,按“三去一降一补”的方式,优化调整多元产业板块。
在千亿蓝图中,五粮液集团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再建一个10万吨原酒的生产基地,五粮液的投放量有望突破两万吨;新增30万吨的原酒储存能力,保证白酒灌装出厂前至少储存3年以上。
李曙光说,“二次创业的五粮液有能力将通过战略创新、品牌创新、营销创新,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力争重新回归品牌、市场和市值的龙头地位。”
聚焦低度 布局白酒行业下一个风口
为未来发展破局,五粮液今年最大的一个动作就是承办2017中国低度白酒发展高峰论坛。
作为行业龙头,这是五粮液提前布局中国白酒的下一个“风口”。李曙光在论坛上说,从国际国内消费大势、产业演变规律、行业战略布局等多个维度考量,当前大力发展低度优质白酒产业前景广阔,潜力巨大。
作为国内最早启动低度白酒研发的企业之一,五粮液始终坚守纯粮酿造发酵的工艺等优势,在低度白酒研发、生产、销售上取得专业化、规模化、系列化的发展。上世纪70年代初,五粮液、张弓酒等企业率先开始了低度白酒的研制。80年代中期,中央三部一委明确提出“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的要求。为此,以五粮液为代表的酒厂加速了低度酒产品的开发步伐。1986年,“五粮液系列低度酒的开发”项目正式列入国家科委“星火计划”,率先在国内开启了低度白酒的规模化生产和销售。
行业分析,优质低度白酒——这代表着中国白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代表着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方向,代表着中国新生代白酒消费的方向,也代表着五粮液开启“二次创业”、进军千亿集团的战略视野。
人/物/对/话
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
华西都市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粮液有哪些举措?
李曙光:强化品牌兴企、质量稳企、人才强企。同时,强化营销变革,完善营销体系,深入细分目标顾客群,扩大直营、团购、零售客户比重;强化基地建设,这是推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的有效途径。从产业理论的角度而言,100万亩的粮食基地种植,能够带动物流、农资等15亿元的相关产业发展,带来的就是20万三口之家的农户脱贫致富。
华西都市报:阶段性目标是什么?
李曙光:紧紧围绕做多做强核心主业,着力于品牌价值回归和品牌形象提升,走“内涵式增长+外延式扩张”的发展路径。力争高端白酒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力争“十三五”尽快跨越千亿台阶。
华西都市报:下一步还有哪些打算?
李曙光:做好五粮液的顶层改革设计,努力实现从管资产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转变。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高的定位,着眼于全国、甚至全球烈性酒的发展,借助“一带一路”契机,积极推进五粮液的国际化发展。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白兰喻奇树 李秀江
新闻推荐
本版采写刘芳君7月2日,由中国酒业协会主办,五粮液集团公司承办的“2017中国低度白酒发展高峰论坛”上,中国酒业协会牵头联合五粮液集团、电子科技大学、浪潮集团成立中国酒业大数据中心,旨在推进中国...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