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创新持久的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革命。以中央督察促地方自查,激励各地建立硬碰硬、实打实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尤为关键。不扯下遮羞布,不打破保护罩,不去触碰真问题,就无法真正建立绿色发展的长效机制。
花大力气去治理环境,但污染问题始终反复照旧,之所以这样,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没有形成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要适应当前形势所需,努力探索建立有利于保护环境的长效机制,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走出一条“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新道路。
落实责任感,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是关键。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地方政府要对环境质量负总责,要把环境保护摆上议事日程。要进一步加大对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环保试点示范的资金投入;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税收、信贷、贸易、土地和政府采购等政策体系;要强化依法行政意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同时加强部门协调,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不断规范环境执法行为,对于因决策失误、监管不力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要严肃追究责任。提升监管力,建立常态化督察是保障。环境保护既要治标还得治本,从中央到省级,再到地方,环境保护督察工作,既是督“标”,也要督“本”,更要常态化,要经常回头看,而且规则要严格,否则,“你来我停,你走我产”,停留于问题盘点、缺乏强力后续整治,督察也会沦为“政绩工程”。要敢于自我亮剑,还要公开透明,如果说通过督察列出“问题清单”是第一步,那么整改方案以及整改结果经得起公众监督和复查,则是更关键的一步。
通过此轮环保督察,必将对宜宾市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起到极大促进作用。各级各部门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认清形势,准确把握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务必明确职责,认清自己必须肩负的环境保护责任;务必更新理念,深刻理解推进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同时,环保督察务必要求严格,督察整改务必落实到位,要坚持责任导向,坚持约束导向,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负起改善环境质量的主体责任,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队伍,加大投入,从严考核,严厉追责,确保督查制度执行到位,努力形成合力,有效推动环境保护长效机制的建立和完善。
坚持绿色发展,是一场发展观的革命。良好生态环境,造福每一个人,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以长效机制促环境质量稳步改善,不断做绿色的加法,做污染的减法,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的宜宾,定能守护好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为后代子孙留下绿水青山。
新闻推荐
宜宾市与同济大学校地合作推进会暨深化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举行 校地合作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 钟志华刘中伯杜紫平陈冠松陆振华吕晓莉邓正权出席
钟志华刘中伯杜紫平陈冠松陆振华吕晓莉邓正权出席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