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中)、江健(右一)合影
本报讯(曾伟 王庆庆 文/图)7月20日,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科医生江健和4—19床病人家属林琳,顶着烈日酷暑,相继来到了市中心血站爱心献血屋捐献B型单采血小板,江、林二人此次献血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亲人,而是为了帮助一位和自己无亲无故的老人!
老人姓张,年过花甲,住肿瘤科4—41床,虽然老人重病在身,但性格开朗,乐观向善,所以医生、护士和同室的病友尊称他“张伯伯”,张伯伯住院已久,同医务人员和病友相处融洽,19日那天病情改变,血小板指数突然下降到不足7×109个/升,主管医生江苗介绍说:“正常人的血小板一般在(100~300)×109个/升,为挽救老人的生命,张伯伯急需输注同类血型的血小板。”
张伯伯是异地人,身边只有一个人陪伴。在血站一时还没有招募到合适的志愿者捐献之前,同科的另一名青年医生江健却于7月20日一早独自来到了献血屋准备为老人献血,据爱心献血屋体检医生郑道介绍:“这是江医生第二次为病人献血了,但让人遗憾的是经过初步体检和筛查之后,江医生血液中的血小板计数达不到捐献者的标准。”
江医生献血未果的消息很快在医生、护士和病人及其家属中传遍开来,4—19床病人家属林琳从肿瘤科的抗癌同盟QQ群里关注到了这条消息,林琳是一个80后出身的阳光女孩,她说:“失去健康的人,更知道健康的可贵,所以作为一名患者家属,对健康的期盼往往比常人更加强烈,既然医生能为患者献血,那我为何不能去为老人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呢?”继江医生之后,林琳背着家人悄悄地来到了献血屋为张伯伯献出了一个治疗单位的B型血小板!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父亲在得知女儿去参加献血之后,没有半点的责备,反而不无感慨地说:“我的女儿用她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深刻含义!”两天之后从医院肿瘤科传来消息,在医护人员的救治和精心照料下,张伯伯的病情得到好转,现已开始下床行动,生活基本能够自理。
医生献血,病人家属献血,在一先一后的爱心接力和互助行动中,人们看到的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家国情怀。据肿瘤科主任贾钰铭介绍说:“我们肿瘤科每天都有大量的输血病人,所以我们深知每一袋血液的来之不易,在我们全科20多名医生和护士中,凡符合条件的人都有多次个人献血的经历,最多的已有27次,血在爱中传递,爱在血中沸腾,关于献血的人和事在我们肿瘤科还有很多。”
新闻推荐
宜宾以奖代补鼓励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奖励标准以6层住宅为基准,每安装一部电梯财政奖补15万元
四川经济日报宜宾讯(郑兴隆记者杨波侯云春)近日,记者从宜宾市住建城管局获悉,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完善既有住宅使用功能,提高宜居水平,方便居民生活,该市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根...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