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画,就是以糖作画,既可观之,又能食之。这门传统手工艺据今有多年历史,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曾几何时,老街古巷的一角,随处可见糖画小摊的情景。不过,现在卖糖画的手工艺人并不多了,技艺精淇者更是凤毛麟角。身怀绝技的李强,靠卖糖画为生近年。月日,记者来到宜宾城区东楼街一栋旧楼里,叩响了他的家门。
据李强讲,年前,他在城区大碑巷出生。儿时的记忆中,先辈都是靠卖艺为生,爷爷做面塑,奶奶做糖画。父亲李烈光传承爷爷的面塑技艺,后来成为了宜宾有名的面塑大师。而他自己也跟着父亲学做过面塑,后来改行跟奶奶做糖画,从此以卖糖画为生。
在家中,李强先熬好必备原料白糖。小火生起,缥缈的烟雾从锅中升起,香甜的味道扑鼻而来。随后,他将勺子里的糖浆往锅中慢慢倒出,一缕糖丝拉得细又长。“熬糖要掌握好火候,糊焦了影响口感,没熬到位做糖画就有颗粒。”李强将熬好的糖料盛入盘中,再带上烤炉和糖画工具,拖起两轮小滑车出发。
来到合江门,李强摆好摊,开始制作糖画。只见他以勺为笔、以石为纸、以糖为墨,挥洒自如间,宛若艺术家笔走龙蛇,一幅幅神奇的糖画呈现于眼前。既有飞禽走兽,也有花鸟虫鱼,看上去晶莹剔透、栩栩如生。待新鲜的糖画凝固后,李强以细竹签将其粘合于上,再滴少许糖浆加固,用小刀贴底轻轻割开后,将作品插放在木棍上,很快引来不少人驻足观看。
这时,小朋友们便开始大呼小叫起来,他们来到转盘前用手握住指针一扬,指针停下指着什么图像,就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糖画。有的小朋友摇到了龙,当钱场兴奋不已。见此情景,有的帅哥美女也加入其中寻找乐趣。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李强曾被推荐参加全省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他制作的糖画获得了一等奖。后来,他也就成了糖画制作的名人,一些企业举办大型活动还邀请他献艺,以吸引人气。
“一天下来,也就几十百把块钱的收入。”李强说,现在靠卖糖画为生的艺人越来越少了。李强的儿子在一家酒厂上班,婚后又生了一对龙凤双胞胎。“劳累一天回到家里,抱抱孙子、孙女,我已很满足了。”李强笑语道。
晚报记者 江华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晚报讯昨(23)日,记者从市政务服务中心获悉,全国知名调查机构———“零点有数”(原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近日公开发布2016年上半年全国12345热线服务质量监测报告,宜宾市12345市民服务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