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旭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书可以塑造人的品性,而城市的品性则由人塑造而成。更籍象山起薪火,满城尽是读书声。近年来,宜宾市围绕“书香宜宾·悦读戎州”全民阅读的活动主题,让全民阅读逐渐成为一种新风尚。
悦读渗透生活
读书是修行,在人。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从家庭入手,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配合。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定会成为我们受益一生的宝贵财富!”宜宾市“书香家庭”称号获得者何宇深信读书是一种自我提升的艺术。他从孩子启蒙时期开始,就把以往分散、随意的阅读方式,转变为固定的、集体的行为,每月支出多元专门用以书籍购买,甚至组织过成语接龙,知识问答,模仿老师解答难题,猜字谜,组词造句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宜宾市目前连续开展三届“书香家庭、优秀读书组织”等全民阅读先进典型推荐评选活动,共表彰市级“书香家庭”个、“优秀读书组织”个、“书香校园”5所。
同时,为更好地将阅读深入“全民”,宜宾市立足七类重点对象,深入开展“书香宜宾·悦读戎州”。通过进机关、进社区、进家庭、进校园、进乡村、进军营、进企业争创学习型机关、书香社区、书香家庭,争当全民阅读带头人、勤劳致富能手、军地两用合格人才和创新型员工,纵深推进“全民阅读”活动的全域覆盖。
针对边远山区、贫困儿童等特殊群体,宜宾立足文化扶贫扶志工作大局,结合“农民读书月”、“新春文化惠民”以及中小学寒暑假等重要时节,以“科技培训”、“法律咨询”、“我的书屋我的梦”等形式突出抓好贫困村群众阅读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坚定脱贫信心,增长致富技能。
近年来,宜宾市通过组织全市个贫困村书屋管理员开展技能培训;每年针对进城务工人员开展法律和专业技能知识培训;每年针对农村留守儿童阅读需求,为农家书屋补充不少于4.2万册的少儿读物;以“手拉手”图书漂流活动为载体,为边远贫困山区儿童送去优秀读物3万余册;为聋哑特殊人群提供有声阅读服务,让特殊群体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上接第一版)
新闻推荐
便民服务得人心。本报记者胡鹏摄“实现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在此次党代会上,坚持好干部标准,培养造就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讨论让人印象深刻。选好人、用好人是关系党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