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广场、廊道之中,有一群民间艺人,他们把城市的这个角落当作人生的艺术舞台,充分展示民间文化艺术魅力,也搅热了宜宾这座城市的文化生活。
在人民公园广场里,一支支民间艺术团队活跃在此,他们拥有桃笛、萨克斯、葫芦丝、二胡、笛子、口琴、电子琴、桃笛、排箫、巴乌、长号、圆号、中阮等各种乐器,其阵容不容小觑,大伙演奏的《社会主义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太湖美》等音乐悦耳动听,俨然专业的演奏团队。
罗学海是丝丽雅一名退休职工,年轻时就喜欢各种乐器,他如今牵头组建了宜宾市优美艺术团。七年来,团队已吸纳二十来人,年龄最大的72岁。这些成员都有音乐爱好,不少人还精通琴棋书画,每逢重阳节等重大节日,大家还到养老院和孤寡老人家庭慰问,送去精神食粮。
在合江门广场一个亭子里,几名老人正在用葫芦丝吹奏《月光下的凤尾竹》,悠扬的乐曲声声入耳。张亚琼是原长江纸厂的一名退休职工,现已成为了葫芦丝团队的一员,她用手机将这个场景拍录下来,之后交给专业老师评审。“音乐陶冶情操,我从零开始学起,但很有信心。”她说。
在合江门广场的一边,石青莲和同伴在二胡、笛子的伴奏下,唱起了《红梅赞》,表情专注唱得投入。广场另一边,何长江、范玉群也是手拿麦克风,盯着电脑显示屏合唱《天仙配》。据何长江讲,他曾参加“唱响宜宾”歌曲大赛获得二等奖。平时,他常在这一带唱歌练习,全身张扬着青春的活力。
以小天地为大舞台,这些草根明星正成为传播城市文明的光荣使者。
晚报记者 江华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昨(9)日,宜宾市工职校的全体师生满怀喜悦,欢聚一堂,在学校运动场上载歌载舞,用朗诵、歌声、舞蹈等庆祝第个教师节。该校专业部学生以“您好老师”为主题,组织开展了诗歌朗诵、舞蹈、唱歌和专业技能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