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旅游局出台的《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旅游产品、旅游者招徕、团队计划的落实、接待服务、后续服务等内容方面,对老年游市场做了详细的规定。比如“连续游览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连续乘车时间不超过2小时,可安排一定时间的午休”“75岁以上的老年旅游者应请成年直系家属签字,且宜由成年家属陪同”“每个景点应安排充裕的游览时间”“不宜安排自费项目”“人数超过100的老年团,需配备随团医生”等规定。
《规范》让老年游有了“国标”,老年游旅游市场开始有了“安全带”。然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新规看似美好,落地实施却有些难。
部分旅行社:对新规并不了解
据了解,最新出台的《规范》规定,旅行社应采集老年旅游者的详细信息,包括个人健康状况、个人通讯方式、紧急联络人信息并请老年旅游者当面签字,75岁以上的老年旅游者应请成年直系家属签字且宜由成年家属陪同。
《规范》特别要求旅行社对包机、包船、旅游专列和100人以上的老年旅游团配备随团医生服务。整个行程应节奏舒缓,连续乘坐汽车时间不应超过3小时;酒店选择上,宜选择有电梯的,没有电梯的应安排老年旅游者入住3层以下楼层等。
记者发现,新规实施一个多月来,部分旅行社对新规不太了解。
“关于老年旅游新规,我们不了解,也没太关注过。我们这里的老年团,年龄在65岁以上,只要出示《老年证》,其余证件不需要。”在宜宾城区一家旅行社,接待员徐女士说: “旅游路途中都会休息,一般一个多小时就休息下,像有些老人有糖尿病的,一个小时就要上一次厕所,我们都会在加油站让老人休息上卫生间。”
“高龄的老年人出游的话,我会建议最好两个人做个伴,年轻人陪着更好。”宜宾城区另一家旅行社的门店员小李说:“目前,红色之旅受到老年人的青睐。参团的高龄老人一般都有家属陪同的,我们也会特别照顾。”关于新实施的《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小李表示并不了解。
银发族:《规范》的出台让老年游有了“国标”
在宜宾市民吴大爷看来,《规范》的出台让老年游有了“国标”,老年游市场开始有了“安全带”。
“除了少数夕阳红产品,目前市场上旅行社大多数的旅游团产品并不是专门为我们老年人开发、服务的。”68岁的旅游爱好者吴大爷说,有了《规范》,再也不担心赶路了,像我们这种有腿脚不便、腰椎不好等等毛病的,也有安全保障了。以后的选择也更多了,真好!
采访中,记者遇到正准备出游的张大爷。张大爷今年66岁了,与他同行的还有他的老伴。
“我们每年都会出门旅游,外出前我们都会规划好出游路线,今年是去内蒙。”张大爷说:“我们从来不报团,觉得跟团太累,这次听说国家出台了《旅行社老年旅游服务规范》,对老年人照顾得很周到,所以想着跟团试一试,没想到问了几个旅行社都没落实《规范》中的内容,有的甚至不知道这一规定。所以我们还是选择了自己出游。”
专业人士:因非强制性规范,落实有难度
“主要看老年团选择什么样的品质标准而定。”宜宾锦绣旅行社负责人邱玲表示,目前老年旅游的专列和大型的团队都配备了医生,如果一般的老年旅行团配备专业医生成本势必增高,而很多老年人出游更看重价格,这样就不利于市场竞争,所以运行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
对于新规,宜宾金色旅行社负责人陈勇认为,此标准为推荐性标准,不是强制性标准,提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建议性要求,对于旅行社接待老年旅游团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新规对老年游市场出台标准,能够提升接待专业化程度和整体服务水平,但目前旅游市场竞争激烈,真正落实还要看旅行社的意愿。
“《规范》的标准要求有所提升,游客在吃住行游等方面的舒适度会提升,旅行社的成本也会增加,需要动态调整取得新的平衡。个人认为,散客游越来越便利的情况下,团队游将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是朝品质化迈进,提供更多的配套项目,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规范》出台,使得高品质旅游团和普通旅游团有了区分度,为市场增加了一个选项。旅行社可以在此基础上,少打价格战,做好附加值,提升品质感。”陈勇说。
晚报记者 陈代容
新闻推荐
□罗平谯楼是古代用以报时之楼,在谯楼上早晨撞钟,晚间击鼓,谓之“晨钟暮鼓”。谯楼是明清时期每个县城都会建造的一种楼宇,其明清建制多为过街式门楼,台基高约两丈左右,中开拱砖券门,台上建有两层或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