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地处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交汇节点。东向依托黄金水道、泸渝高速等,可联通长江中下游地区,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南向依托川黔、成自泸赤高速路等出川、出海通道,可连接南贵昆经济区,融入南丝绸之路;西向依托泸州港中转“蓉欧”“渝新欧”国际通道可连接中亚和欧洲,融入北丝绸之路。
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长开区)借力长江黄金水道和天府首港,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扶持,采取建平台、融通道、强产业等举措,东突西进,南北拓展,担当起舞动“长江巨龙”的重要角色。
平台融入 建设川滇黔航运物流中心
5月10日,泸州市举办建设川滇黔航运物流中心国际高峰对话。来自加拿大、美国、意大利、挪威以及国内行业领域内的30多位专家学者莅临泸州,围绕泸州市在全省及长江经济带的区位优势和战略定位,加快建设川滇黔航运物流中心出谋划策。
与会中外专家建言,泸州应利用地处川滇黔渝结合部,独特的交通优势,抢抓“一带一路” 、长江经济带战略机遇,扩大泸州港对四川、滇东、黔北广大腹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建设长江上游川滇黔航运物流中心。
“四川长江经济研究院成立及其系列活动的开展,极大彰显了其智囊团的作用和影响力,提升了长开区乃至整个泸州在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话语权。”长开区管委会主任钟华贵介绍,为更好地依托长江经济带,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把泸州建成四川“多点多极支撑”的重要支撑极出谋划策,2014年10月,在长开区的主导下成立了四川长江经济研究院进行探索研究,开展了泸州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研究、泸州港现代航运中心发展路径研究、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龙马潭核心区十三五规划纲要等项目的研究和编制,举办了长江经济带区域合作发展战略研讨会等系列活动,为长开区乃至整个泸州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在建设四川长江经济研究院这种类似软平台的同时,长开区更加注重泸州港及其配套设施和配套功能的打造。作为四川第一大港,全国28个内河主要港口之一,近年来,泸州港现已累计投资近10亿元,建成6个3000吨级直立框架式泊位、堆场面积近40万平方米,已形成100万标箱、商品车滚装30万辆、散货及件杂货300万吨的年吞吐能力,最大单件吊装能力120吨;开通到长江中下游港口的集装箱班轮每周30余班,开通泸-汉-台,泸-宁-韩,泸-宁-日等近洋航线,在昆明、攀枝花、成都、乐山、普兴等多地设立无水港,每周班列10余列。川滇黔腹地铁公水多式联运无缝连接,集疏运体系健全。
为了进一步优化口岸资源配置,拓展港口功能平台,长开区依托进口粮食指定口岸,引进全国最大的粮油民营企业和润集团,建设年周转100万吨的粮食物流及深加工基地,建西南最大的粮食物流中心;依托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成两个“跨境电商O2O体验区”,登录“直购全球”线上交易平台,可先看后买,“扫货”全球。此外,长开区还将在今年年底前建成投运跨境电商监管分拨中心,实现跨境电商直邮快件在泸州清关分拨。
与此同时,应物流、船代、货代、报关、贸易等相关企业的要求,长开区依托绿色数字化示范园区公共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成进口保税、出口退税、通关代理、代采购、简单加工、仓储配送、信息咨询、金融、物流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中心,强化与成都经济开发区、青白江国际集装箱物流中心互联互通的同时,加强与云南昭通、重庆市南岸区和武汉、上海等长江流域港口和沿海港口合作;深化与重庆、滇东、黔北地区的要素对接,拓展泸州港公水联运、铁水联运、江海联运功能,为促进西南地区企业进一步“走出去”抢占国际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港口还与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实现互联互通,视频监控系统覆盖全港区,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入驻港口办公,24小时预约通关,实施“属地申报、泸州验放、上海出口”的便捷通关模式。装卸作业实现智能化、全天候,作业效率高,300箱位集装箱船舶满载靠离港时间不超过6小时。
长开区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电子商务应用,日臻完善平台服务系统,为建设川滇黔航运物流中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通道融入 打造长江上游重要的节点城市
目前,空港路与机场路在龙马潭区石洞镇多层立交沥青路面已铺设完毕,连接泸州港国际集装箱码头和云龙机场的空港路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工人们在公路两旁的绿化带上铺设草坪,为新栽种的花木浇水,架设最后的几座路灯,6月实现主线竣工通车。
近年来,长开区以空港路、机场路建设为中心,围绕泸州港公路网络体系建设正紧锣密鼓地推进,完善的公、铁、水、空“四位一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逐步形成。
截至目前,泸州市已形成以G76厦蓉高速、G93成渝环线、G4215成遵高速为构架的“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78公里,实现了与省内城市和滇、黔、渝地区重要城市的高效互联互通。正加快推进泸州叙永—古蔺高速公路、叙永—宜宾高速公路建设,积极做好泸渝高速公路、叙威高速公路前期工作。2017年,泸州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超过550公里,形成“一环七射一横”的高速公路网络。
铁路方面,泸州市已建成隆黄铁路隆昌至叙永段、泸州港进港铁路专用线、泸州火电厂铁路专用线3条铁路,通车里程185公里,正加快推进叙永至大村铁路建设。川南城际铁路、隆黄铁路叙永至毕节段今年将开工建设。渝昆铁路、沿江铁路已列入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重点项目,正积极开展前期工作。
航空方面,泸州现已建成运营4C级军民合用蓝田机场,已开通北、上、广、深等16个城市的航班。目前正在加快建设军民合用的云龙机场建设,计划2017年建成投运,拟开通国际航线,开通连接成渝的卡车航班,建成空运口岸,实现旅客年吞吐量100万人以上。适时启动空港经济区和空港物流中心的建设。
水运方面,目前航道最低维护水深保持在2.9米以上,300箱位集装箱船舶和5000吨级散货船舶可常年到达泸州港,丰水期8000吨级散货船舶可满载到达泸州港。目前,泸州港务公司与飞力达、民生轮船拟组建合资公司,建设运营具备交通管理服务、车货源信息发布、零担快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公路货运中心,整合港口和铁路功能,形成全省独具特色的铁公水多式联运中心。届时泸州临港物流园将同时具备泸州的铁、公、水、空四大货运场站功能。
“完善的空、铁、公、水‘四位一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扩大了泸州港对四川、黔北、滇东腹地经济的带动能力,有效释放这些地区的资源禀赋,必将把泸州打造成长江经济带重要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节点城市。”钟华贵介绍,下一步,长开区将进一步拓展港口功能,加快实施航道等级提升改造,加快建设航运物流中心,带动物流、产业、信息聚集,巩固泸州港作为四川港、西南港的优势地位,紧紧依靠泸州在成渝城市群沿长江次轴带的引领作用,拓展融入黔中、滇中城市群发展,加快完善城镇空间、产业布局和交通网络,积极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
产业融入 建设“港产城”互动发展示范城
长开区是市委、市政府借力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川滇黔渝结构部区域中心城市而建立起来的开发区,规划面积196平方公里,园区的 “一区五园”分别建设在沿江的五个区县(“一区”即长江经济开发区;五园由“两个核心区”及“三个工业集中发展区”组成:其中“两个核心区”是泸州临港产物物流园区,和合江临港产业园区;“三个工业集中发展区”是指:泸县、纳溪、江阳临港产业园区)。核心区域96平方公里,长开区主要是对核心区域96平方公里进行管理、规划和建设。
这96平方公里的核心区域是按照“一廊三港七分区”进行规划建设的。“一廊”指的是龙港大道产业走廊,连接着空港和水港;“三港”指的是“水港”泸州港;“陆港”安宁火车站;“空港”指2017年即将建成投用的4D级云龙机场。
“七分区”长开区产业聚集地。他们分别是:水港经济区、装备制造区、综合保税区、临港物流园区、陆港经济区、空港经济区和生态旅游区。
“水港经济区”规划面积8.24平方公里。主要依托着泸州港,和中海金象、中海沥青、壳牌沥青、合盛硅业等知名企业,发展着下游产业链。未来将发展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等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装备制造区”规划面积12.5平方公里。中国航天川南机械厂“航天名品园”已入驻,未来将依托泸州港二期建设“海工装备产业园”,现已开展“海工装备产业园”一期项目中的“基础设施、进港铁路、防洪堤”等工程,未来将按照PPP的模式建设,目前资料已进入资料报批阶段。
“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3.44平方公里,主要是依托“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发展对外经济。目前已建设了“泸州进口商品保税直销中心”一期,二期2.6万平方米正在规划建设,预计将在明年10月建成投运。
“临港物流园区”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现已基本形成以华储物流、隆盛物流等知名企业为龙头的物流产业体系。目前中国物流、海吉星、西南建材园、快递分拨中心等知名企业和项目已签约入驻。未来将发展城际间配送、多式联运,形成临港市场集群。
“陆港经济区”规划面积13平方公里。毗邻泸州火车站,火车可直通泸州港货运堆场。未来将发展对运输成本敏感度较高的食品饮料、医药等相关产业。
“空港经济区”规划面积17.8平方公里。主要依托云龙机场,发展新型战略产业园、航空物流园和相关配套产业。
“生态旅游区”规划面积27平方公里,区域内已有龙马潭公园、洞窝等知名风景区,未来将依托龙溪河、芙蓉岛 等优秀的旅游资源,发展高端住宅和休闲旅游。
目前,这七个分区已经形成以“商贸物流、食品饮料、精细化工、装备制造”为主的四大产业。已入驻航天民品园、深农-海吉星、中国物流、中外运等企业633家,其中:工业企业28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8家,基本形成了精细化工、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商贸物流等现代产业体系。
2015年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50亿元,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17.2亿元,同比增长22.7%;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41.87亿元,增长25%。今年一季度,长开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5.6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10.5亿元,同比增长2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2.5亿元,增长19%;完成基础设施投资额1.45亿元,增长20.8%。
“产业引进来了,人气也就聚起来了,再加上泸州配套的医疗、教育及城市公园等完善的配套设施,为港产城互动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钟华贵介绍,按照“港区、工业区、物流区、居住区、生态区”的思路,长开区将致力于打造“全省最大、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港产城”互动发展示范区,建成宜居宜业、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赵飞庞玉宇)
开发区介绍 >>
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
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96平方公里,“一区五园”布局在沿江5个区县。“一区”即长江经济开发区,五园由“两个核心区”和“三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共同构成。“两个核心区”即龙马潭区核心区和合江核心区,龙马潭核心区96平方公里、合江核心区40平方公里。“三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包括泸县临港产业园区(以原泸县经开区临港经济园为基础)、纳溪临港产业园区(以原泸州化工园区为基础)、江阳临港产业园区,规划面积均为20平方公里。
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龙马潭核心区建设已全面推进,临港工业区、空港经济区、生态旅游居住区等重点区域正在高起点规划建设,泸州老窖、郎酒、青岛啤酒、武骏玻璃、中海油、壳牌、北方化工、航天民品园、深农-海吉星、中国物流、中外运等30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形成了包括食品饮料、新材料、石油化工、机械制造、商贸物流等在内的完善的产业体系和雄厚的产业基础。
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规划面积314.35亩,由中外运泸州港保税物流有限公司建设运营,于2014年10月通过海关总署等部门联合批准设立,封关运行后,可开展保税仓储、国际物流配送、国际中转、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商品展示等业务。泸州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3.48平方公里,按照商务办公、口岸查验、保税物流、保税加工、生态休闲等功能布局,依托已经批准设立的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向综合保税区过渡发展。泸州进口粮食指定口岸于2014年10月,全面建成,并通过国家质检总局验收。可以开展进口粮食仓储、贸易、加工等业务。
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是四川沿江发展的主阵地,是四川融入长江经济带的主载体。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建成长江上游的川滇黔航运中心、四川临港产业基地、长江上游经济增长极,助推泸州建设成为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新闻推荐
庄剑(四川宜宾)邂逅双手托腮,望我。隔着一串紫丁香。颤栗的花枝轻轻摇曳幽香。茶色玻璃杯中的冷咖啡被我搅得叮叮作响,有些苦涩的往事在脑海中一一闪过。音乐如诉。歌星在向所有的观众唱着那次挥手后...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