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宜宾县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宜宾新闻 > 正文

方寸之间的“大千”世界——高迅波和他的微雕

来源:内江日报 2015-10-04 23:52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段春秀 实习生 李林蔓/文 王斌 /图

米粒大小的象牙上,写下两行千古流传的诗句;巴掌大小的有机玻璃上,刻下完整的《唐诗三百首》;普通茶杯大小的石头上,留下清朝的乡试考卷……这些都是八旬老人高迅波的微雕作品。

无论是在动物骨头还是象牙,石头还是有机玻璃,钟表还是金银首饰上,从《论语》到《出师表》,从《桃花源记》到《醉翁亭记》,从《唐诗三百首》到清朝的乡试考卷,从甲骨文到“天下第一行书”,从《内江赋》再到《大洲广场赋》……高迅波的微雕作品,形成了一个不一样的袖珍文化世界。

他的微雕路,从“土改”印章开始

9月28日下午,记者到达高迅波家中前,他刚刻好一件《怀素草书千字文》。他乐呵呵地对记者说:“你来得正好,如果雕刻中途被打断,很容易忘记刻到哪里,这件作品就白费了……”

“这些微雕作品要用多倍放大镜才能看清楚。”高迅波说,微雕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雕刻,是在细小的石头、有机玻璃等坚硬的材料上,用刀、笔等工具纯手工雕刻。

高迅波现年84岁,说起他的“雕刻史”,还得追溯到上个世纪40年代。

那时,高迅波还在上小学。有一次,学校举办“劳作比赛”,他在老家富顺(今自贡富顺赵化镇)的老房子前找到一块几层的石头,便敲了一层下来,用小刀在石头上刻下“天下太平”四个字。谁知,他竟得了“劳作比赛”第一名。很快,高迅波会雕刻的事传遍了学校。

此时,恰逢“土改”,高迅波的学校门口有个人在做雕刻,偶尔还要给村里刻些“土改”用的印章,都是村民的名字之类的。那时,学生们对刻章很好奇,每天都去看,有同学就对刻章人说:“我同学(高迅波)也会刻。”

刻章人找来高迅波,让他试着刻章,见他刻得还不错,便让他有空时帮忙刻些“土改”的印章。工作结束后,刻章人会请高迅波吃一大碗白米饭。

“说不定,现在富顺赵化镇‘土改\’上使用的印章,还有我雕刻的呢。”高迅波言语里充满了自豪。

打造神奇的袖珍文化微观

“《论语》、《弟子规》、《出师表》、《内江赋》、《大洲广场赋》、清朝乡试考卷……”在高迅波的家中,他逐一向记者展示他的微雕作品,这些微雕作品“微”到需用功率放大镜才能看清楚,有楷、草、隶、篆等不同的书体,而且所刻的字,点、画、结构极其精妙。

记者看到他的微雕作品,既有传统文化内容,又有经典书法类作品,还有现代文化内容,有的小巧玲珑,有的晶莹剔透,宛如一道道斑斓的袖珍文化景观。

“最难刻的是别人的字体,要先临摹别人的写法再雕刻。”高迅波告诉记者,一件《右军草法至宝》,他足足花了几个月时间才刻好。

“雕刻的时候一点也不能被打断,一旦错一个字就要把材质磨平重新雕刻。”高迅波告诉记者,雕刻过程中,要凝神聚气,目不转睛地盯着雕刻的玻璃或者石头,雕刻时,连心跳声也听得清清楚楚。

为了“检验”微雕的价值,前些年,高迅波还把雕刻工具摆到甘泉寺,现场进行雕刻。没想到,一些人闻讯前来购买他的作品,甚至周边一些寺庙还把他雕刻的“微”佛经收藏起来。

《内江赋》、《宜宾赋》、《大洲广场赋》等是高迅波的微雕内容;前几年,他还找到一本四川乡试考卷,花了近半年时间才完成,把清朝学子的墨卷刻进他的作品里;另一部让他颇具自豪感的作品是《甲骨文字典》,他也花了很多心血才完成。

“把这些作品摆在一起,用多倍放大镜来看,他们就是数百本书!”30年来,高迅波坚持微刻,刻古书、刻书法、刻佛经,刻下无数个字。

修理钟表,通向一条微雕之路

虽然高迅波的雕刻小有名气,但他并没有因此开始雕刻之路。

上初中后,高迅波因为生病休学了,便去投奔哥哥。哥哥托人帮他找了一块地,让他耕种粮食,栽种红薯、玉米之类的。

这时,镇上一名修表师的修表技术让高迅波十分崇拜,他每天都去看修表师修表,对修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久而久之,他也学会了些技术。

有一回,镇里的一名干部手表坏了,便让高迅波试试。结果,高迅波三两下就修好了,高迅波的修表技艺开始闻名镇上,渐渐地,他已经忘了雕刻这件事。

在朋友的资助下,高迅波买了工具,摆起了修表摊,之后,他还特地去临近市区的图书馆借书学习钟表的构造及原理。

按理说,高迅波修理钟表与微雕并没有关系,可实际上,这个工作让他不知不觉地掌握到了微雕技术——

每当找他修过表的客人再来修表,高迅波都能准确说出上一回的修理内容,让客人十分惊讶他的“记性”。

“不是我的记性好,是我刻了修理内容在表的后盖里。”原来,每次他给别人修了表之后,便会在表背面的盖子里刻下修理时间、更换的零件等,这些字,只有他才认识。

这一修表摊一直持续到1963年,这期间,高迅波的雕刻技艺日臻成熟。这也是他微雕之路的开始。

猪鬃上刻字,让他认识并迷上微雕

1964年,因手艺不错,高迅波考进了内江车务段,专门修理铁路上的钟表,还是和从前一样,经他手修理的钟表都有独特的“标记”。

两年之后的一天,高迅波到成都出差看展览,展馆里猪鬃微刻让他大开眼界:“小小的猪鬃毛上,竟然能写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太神奇了!”

“他们在猪鬃上刻字,而我在钟表上刻字,原理是相通的,都是在小物件上刻字,都要用放大镜才能看清楚,这就是微雕……”高迅波如获至宝。

回家之后,高迅波开始迷上微雕,到处找猪鬃来练习刻字。只可惜,因为没有放大镜完全看不清,就连老伴都调侃他“尽刻些没人要的东西”。

高迅波思索老伴的话不无道理,便想刻些有实用价值、收藏价值的东西。

之后,他便在石头上、象牙上、金银首饰等材质上雕刻,只要能刻字的,他几乎都尝试过。高迅波最小的作品,就是在米粒大小的象牙上刻诗。他自豪地告诉记者:“你要多小,我就能在多小的材料上刻出字来!”

1986年,高迅波退休后,有了更多时间钻研微雕,这段时间,他雕刻了一大批精妙的作品。

若有机会,希望办一次个人微雕展览

“现在的雕刻大多不能称作雕刻,只能称作‘印刷品\’,要用手工才能算雕刻。”高迅波告诉记者,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人使用电脑临摹、先进工具雕刻,但他始终坚持手工雕刻。

高迅波说,手工雕刻能够让人的微雕作品变得独一无二,甚至有些雕刻作品过了几十年,都还会有人记得。

前几年,高迅波的姐姐生病了,他去医院探望她。负责给他姐姐看病的医生叫住了他,他一时想不起医生是谁。那名医生掏出一枚私章:“你不认识我,总认识这枚你刻的印章吧?我到现在还在用呢。”

原来,这名医生是高迅波的中学同学,年轻时他曾为这个同学刻过一枚牛骨私章。高迅波恍然大悟,原来雕刻可以亘久不变。

“这些雕刻的东西,不生虫,不怕潮,可以保存很多年,给后人作个纪念。”高迅波说,目前他正在雕刻《怀素草书千字文》作品,希望若干年后,有人可以通过他的微雕作品了解怀素的草书。

“微雕也是一种艺术!”高迅波说,由于他一直忙于雕刻,鲜有机会向大众集中展示他的微雕作品,他希望有一天能把自己的作品拿出来办一次微雕展览,也希望有一天,他的技艺能够申报为“非遗”,代代流传。

新闻推荐

律随心动——记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孟庆元

◇内江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小梅文/图他十多岁从军,成为一名文艺兵,醉心于器乐演奏;他会表演20多种器乐,在吹拉弹唱方面很“在行”;他关心、提携年轻人,免费教残障人士学艺。他,就是中...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方寸之间的“大千”世界——高迅波和他的微雕)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