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宜宾县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宜宾新闻 > 正文

一曲《长城谣》筑起抗战的心灵长城

来源:成都商报 2015-08-27 19:26   https://www.yybnet.net/

成都商报记者

朱达志

“音乐”与“战争”,似乎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甚至完全对立的概念。然而人类历史中几乎所有的战争,都有各种各样的音乐艺术如影相随,后者甚至成为某种特殊武器,在战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音乐,不啻为战争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在战争中的作用,一开始就是通讯手段和心理武器皆具。在中国古代,击鼓和鸣金是两种最主要的军事指挥号令。击鼓就是擂战鼓,“鸣金”即“鸣钲”,这钲即是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铜制成,颜色似金。所谓“闻鼓声而进,闻金声而退”,意即击鼓号令进攻,鸣金号令收兵。

在西方,则有一个“不可摧毁的耶利哥城之崩毁”的故事,流传千年,家喻户晓,它说的是七个祭司吹七只羊角,带领以色列人攻破了坚不可摧的耶利哥城。而那七只羊角所吹出的乐音,其提振信心的作用,赛过千军万马。

直到今天,军乐仍旧是鼓舞士气、振奋精神、动员全民参战支前的最有效的工具和利器。而那些脍炙人口、广泛传唱、澎湃激昂的“战歌”,更是正义战争动员民众、振奋精神、凝聚全民族之力的不可或缺的强大思想武器。

而在几十年前的那场中国全民抗战中,“战歌”的作用,更是有如史诗般的辉煌与悲壮,把全中国人民凝聚成了一股不可战胜的力量,历尽艰难,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同仇敌忾

有战友的地方,就有《长城谣》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

1937年,20岁的周小燕站在武汉街头,第一次唱出这首深情的歌。这首由潘孑农作词、刘雪庵作曲的《长城谣》,原本是电影《关山万里》的插曲,虽影片因抗战爆发未能拍摄,但《长城谣》却被广泛传唱,唤起海内外中华儿女抗敌御侮的共同心声,筑起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心灵长城。

时至今日,《长城谣》依然是无数人心中最美的旋律。已近百岁高龄的周小燕仍然记得当年在武汉传唱《长城谣》时的情景。她说,当年,联想到日本侵略者当时在中华大地的烧杀抢掠,同仇敌忾的民族之心,就这么一步步聚拢起来。

《长城谣》创作于1937年,由潘孑农作词、刘雪庵作曲,原是为抗战电影《关山万里》写下的插曲之一,后因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影片未能完成拍摄,应邀为该片配曲的刘雪庵遂将已谱完曲子的影片插曲《长城谣》刊载在自办刊物《战歌周刊》上。

刘雪庵在武汉找到了已小有名气的青年歌手周小燕。当时周小燕身为武汉合唱团的主要成员,因演唱《歌八百壮士》等歌曲受到舆论关注。《长城谣》这部新作的到来,让小小年纪的周小燕激动不已,她被那充满悲怆气氛的音律叙事深深打动。

不久,20岁的周小燕在武汉第一次领唱了这首歌曲。次年周小燕赴法国留学,途经新加坡时,应百代唱片公司邀请,灌制了《长城谣》唱片。这首歌曲于是在海外被广为传唱,感动了无数侨胞,大家踊跃捐款捐物,支援国内抗战;有的华侨还毅然回到祖国参加抗战。

1938年9月,武汉合唱团一行28人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各地演出节目,宣传抗战。在他们演唱的曲目中,《长城谣》总能激起现场观众的极大情绪,激发他们捐资抗日的热情。

在国内,《长城谣》更是脍炙人口。《刘雪庵传记》作者、重庆市铜梁区作协主席李明忠先生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无论是湖北孝感、河南驻马店,还是西安、昆明、贵阳、宜宾、万州、成都、重庆这些城市……救亡团体所到之处,都能听到《长城谣》那既催人泪下、又令人奋进的旋律。

据李明忠介绍,武汉保卫战爆发前夕,到汉口传教的美国人鲁兹先生(中文名吴德施)告老回国,周恩来、叶剑英遂为之饯行。鲁兹的女儿小鲁兹很舍不得离开中国这个第二故乡,于是在席间深情演唱《长城谣》,表达惜别之意。

《长城谣》的音乐苍凉悲壮,纯朴自然,感情深切而不缠绵,兼有叙事和抒情的特点。旋律起伏不大,节奏进行平稳、音域不宽,整个曲调建立在五声音阶的基础上,听起来亲切、优美;唱起来既口语化、又有民族特色。由于这首歌曲具有上述旋律、节奏及结构等方面的特点,倾述了人民被迫离家流浪的苦难,从而激发人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因而在抗战时期广为流传。无论是战场还是后方,每当响起“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的歌声,人们就会感觉找到了自己的战友,就会陡然增添无穷的力量。

1984年春节,歌手张明敏先生在北京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唱了《长城谣》。而年轻人却对这首抗战名曲十分陌生,误认为是张明敏首唱的港台歌曲。那晚,已经双目失明的79岁老人刘雪庵,在家中病床上听到张明敏的演唱,百感交集,泪如雨下。

中国之莺

廖昌永的老师唱响壮歌

近日,《长城谣》的首唱者周小燕女士刚刚迎来她98周岁生日。

生于1917年8月17日的周小燕,是上海音乐学院终身教授,中国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及声乐教育家。早在青年时期,周小燕就被欧洲乐坛赞誉为“中国之莺”。而在中国,周小燕女士最令人铭记在心的,则在于她是唱响《长城谣》的华夏第一人。

1937年10月24日,《长城谣》首发于《战歌周刊》第2期。19天后,上海沦陷,刘雪庵和一批文化名人远走香港,尔后与郭沫若等人同乘一条船转道广州,共赴当时的抗战中心武汉。

到武汉后,刘雪庵找到东湖边上的周小燕家,请学妹(刘雪庵和周小燕都曾是上海音专的学生)出来演唱《长城谣》。周小燕在父母亲的鼓励下欣然应诺。

李明忠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当时,周小燕学歌学僵了,高音老是上不去。可是,在武汉各界抗日歌咏队为前线将士募捐的义演现场,周小燕看着情绪激昂的观众,想到日寇侵占了我们一个又一个地方,轰炸了我们一座又一座城市,眼前老是浮现出伤兵痛苦的面容和沿街乞讨的同胞,心头一热,亮开歌喉一路唱去,竟然突破高音,一唱成名。

《长城谣》成为周小燕歌唱史上的奇迹和里程碑,此后,再也没有高音唱不上去的现象,她于是成为武汉合唱团的“灵魂”。在后来的音乐生涯中,周小燕总以《长城谣》演唱为例,告诫自己和别人,一定要唱出真情,才能获得成功。

1995年8月,抗战胜利50周年。78岁的周小燕带着她的5位学生登上长城,放歌《长城谣》。触景生情,泪水一次次涌出周小燕的眼眶。“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四万万同胞心一条,新的长城万里长……”多年以后,周小燕在向记者述说此事时,仍泪流满面,不能自已。

2005年6月,年近9旬的周小燕又一次登上上海大剧院舞台,领唱《长城谣》。这是一场她的一些名扬海内外的学生,为庆贺她从教65周年而举办的音乐会。有人担心,她还唱得动吗,劝她不要唱了,万一唱不上去,坏了自己的形象。周小燕笑了笑,诚挚地说:“抗战胜利60年了,应该唱一唱。这回不是唱声音,是唱精神。”

2012年10月,周小燕率一众弟子回到她魂牵梦绕的武汉家乡献艺。在24日晚上的演出结束前,周小燕最得意的弟子廖昌永倡议全场观众一起合唱《长城谣》,坐在观众席里的周小燕在众人搀扶下登台,和弟子们一起深情合唱那首伴随了她大半生的歌曲……

已近百岁高龄的周小燕今年在面对媒体时,依然清晰记得当年在武汉传唱《长城谣》时的情景。在奔走呼吁开展难民救济工作的演唱会上,她每每唱到“自从大难平地起,奸淫掳掠苦难当。苦难当,奔他方,骨肉离散父母丧”时,台下听众不禁掩面而泣。她说,联想到日本侵略者当时在中华大地的烧杀抢掠,每个人内心感受到的都是无以复加的痛苦,同仇敌忾的民族之心,就这么一步步聚拢起来。

梦绕锦城

词曲作者均与巴蜀结缘

《长城谣》词作者潘孑农,1909年生于浙江湖州,是一位标准的江南才子。22岁时,潘孑农就担任南京《矛盾》杂志主编,后来还负责《新民晚报》副刊编务工作,同时积极参与话剧编剧和导演活动。而作为二三十年代享有盛名的戏剧与电影编导,潘孑农又被当代电影研究者称为“电影史的‘零余者\’”(即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和郁达夫笔下的歧路彷徨的知识青年)。

潘孑农女儿潘槿告诉成都商报记者,父亲是个非常豪爽、正直的人,《长城谣》是他一生的骄傲,每每提及,他都会激动不已,宛若回到了当年。“我每次听到这首歌,都会热泪盈眶,感慨万千,因为它可以说是父亲留给我的唯一精神财富。”

和许多抗战时期的名人一样,潘孑农跟成都也曾结下不解之缘。出版于1994年的潘先生遗著《舞台银幕六十年》,收录了一篇《锦城游踪》,文中写道:我曾设想,有朝一日要我落籍四川,一定得选择成都定居。时隔四十余年,我还经常梦绕锦官城,回味当年屐痕游踪,犹似眼前。

跟成都结缘,当然也是因为抗战。1942年秋,在周恩来、郭沫若的倡议下,决定开辟抗战宣传的“第二战场”,作为编剧、导演的潘孑农等人,驱车离开重庆,抵达成都,宣传抗战。这段经历,在潘孑农的记忆中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成都的风物人情,成都的小吃,在他的书中活灵活现、如数家珍。

而《长城谣》曲作者刘雪庵,则是巴蜀大地上诞生的中国20世纪音乐史上的大师级人物。

刘雪庵1905年生于四川铜梁(今重庆市铜梁区),1985年逝于北京,是著名的作曲家和音乐教育家,逝世前系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刘先生1926年入成都私立美术专科学校学习钢琴、小提琴、作曲,同时还学唱昆曲;1929年转入上海私立中华艺术大学;1930年又考入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师范组,随萧友梅、黄自学习作曲与和声学,与贺绿汀等被同称为“黄自四大弟子”。毕业后,刘雪庵积极投身救亡歌咏运动。

刘雪庵跟冼星海等艺术家一道,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抗战音乐作品。当然,最激动人心、鼓舞斗志的,还是他的《流亡三部曲》之二《离家》、之三《上前线》,以及此前创作的《长城谣》。

近80年来,演唱过《长城谣》的歌唱家和艺术团体不计其数。潘孑农先生的女儿潘槿告诉成都商报记者,除了上面提到的周小燕女士、武汉合唱团、张明敏先生外,著名歌唱家董文华、廖昌永、沈小岑等等都曾演唱过这首抗日“战歌”。2015年,在重庆、上海等地举行的群众文化活动中,人们再度唱响《长城谣》,缅怀先人。

一曲《长城谣》为何如此动人?在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王瑞看来,“很重要的一点是,它的载体是长城。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筑起一个新的长城,不仅仅是物的长城,更是精神的长城。”王瑞说,打动人心的好歌一定会永远传唱下去。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长城谣》号召人们团结一致,筑起新的万里长城。

(感谢重庆李明忠先生、上海潘槿女士及湖州吴永祥先生对本文所作贡献)

长城谣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高粱肥,大豆香,

遍地黄金少灾殃。

自从大难平地起,

奸淫掳掠苦难当。

苦难当,奔八方,

骨肉离散父母丧。

没齿难忘仇和恨,

日夜只想回故乡。

大家拼命打回去,

哪怕倭寇逞豪强。

万里长城万里长,

长城外面是故乡。

四万万同胞心一条,

新的长城万里长。

新闻推荐

创意造就价值 版权创造财富 2015成都·创意设计展——成都空间创客汇系列活动完美落幕

成都市政府委托,由成都市建筑装饰协会、成都市陈设艺术行业协会、中意(成都)创意中心、亚太酒店设计协会四川分会、CIID成都专委会承办的“2015成都·创意设计展——成都空间创客汇”系列活动近日...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曲《长城谣》筑起抗战的心灵长城)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