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阶段抽检报告显示209批次白酒不合格
本报讯 (记者 周伟)6月16日,省食药监局发布今年第一阶段省级食品安全抽检情况,结果显示,截至5月31日,省局共组织抽检粮食及其加工品、食用油、酒类、调味品、肉制品、饮料等25类食品共2102批次,其中合格样品1873批次,不合格样品229批次,不合格率为10.89%。在229批次不合格产品中,有209批次不合格产品为白酒,包括北京红都酒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北京二锅头酒、四川省绵春贡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绵春贡酒等。
本次样品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是白酒问题较为突出,尤其是散装白酒,不合格项目主要是甜味剂(甜蜜素、糖精钠、安赛蜜)、品质指标(酒精度、总酸、总酯等)占据不合格产品的绝大多数。部分食品检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主要涉及部分酒类、蔬菜及其制品、肉制品、豆制品等。
省食药监局已第一时间要求相关市(州)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依法查处,责令违法生产经营企业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督促企业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彻查问题原因并进行全面整改。
端午抽检2批次散装粽子不合格
本报讯 (记者 周伟)端午节前夕,省食药监局在全省范围内共组织抽检端午节节令性食品147批次,抽样涉及生产、流通、餐饮3个环节97个采样点,包括粽子、皮蛋、盐蛋等品种,其中合格样品145批次,不合格样品2批次,均为散装粽子,不合格率为1.36%,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
据了解,不合格粽子分别来自宜宾市翠屏区何姐抄手店和陈华林鲜肉汤包店,目前省食药监局已要求相关市(州)监管部门对不合格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依法查处。省食药监局特别提示消费者,若发现或购买到被通报的不合格产品,请拨打12331投诉举报热线,或直接到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投诉或举报。
新闻推荐
根据四川星盾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统计数据,截至目前,该公司开发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行业信息化监管系统”在川内达到了100%的市场占有率。这家致力于成为全国机动车检测行业信息化解决方...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