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报集团特派记者董世梅
刚刚经历了春节大假,不少女性网友对高速公路服务站、旅游景区如厕窘境颇感烦恼。日常生活中,“男性轻松,女性排队苦等”现象也同样存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女性网友就此问题通过川报全媒体集群发声。“三八”妇女节之际,这个话题受到了两会女代表力挺。
【网友意见】
女性如厕总是排长队
“女厕所的蹲位实在太少了,一遇到节假日,到处都排长队。”四川在线网友“就爱喝可乐”春节带着孩子从成都回重庆江津老家,其间就遭遇此尴尬。
“就爱喝可乐”称,大巴车一到高速公路服务站,自己就带着6岁多的女儿上厕所。“女厕所门口的队伍早就排起了,但是娃娃又很急,插队也不好,在外面‘解决\’也没得公共道德。简直恼火,差点没拉在裤子上哦。”
网友“耗儿鱼1234”提出:“女厕所走哪儿都排队,看着旁边人流稀少的男厕所,简直想冲过去临时征用了。”
【代表建议】
将增加女厕位调整为强制性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宜宾学院生物技术与产业研究院院长魏琴提议,尽快出台制定新的强制标准,提高女厕厕位占比。
为什么要提高,魏琴给出以下理由:使用厕所,女性花费的时间约为男性的两倍。“这还是一般情况,孕期和经期女性入厕更频繁、时间更长。”魏琴说,小孩大多数跟着母亲入厕,这也要占用部分厕位。
魏琴介绍,2005年我国出台了《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明确:公共厕所应适当增加女厕的建筑面积和厕位数量。厕所男蹲(坐、站)位与女蹲(坐)位的比例宜为1:1-2:3。“但这一条在设计标准中并非强制执行的要求,由于缺乏强制约束力,大多数设计建设单位都没有按照最高标准进行。”
2013年,卫生部就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共厕所卫生标准(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出在公共厕所服务区内男女人群数量相当情况下,男女厕位比例宜为1∶2。不过仍为推荐性条款,没有强制力。
魏琴呼吁,将提高女厕厕位占比的条款调整为强制性。若非强制,扩建女厕变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事。“一旦不按强制条款执行的,就可以通过相关处罚手段等来强制约束。”此外,她还建议在条件成熟的建筑和场地,多增加无性别厕所的建设。
【链接】
1990年,美国12个州就通过了“将女厕所数量增加两倍”的法案。
2006年,我国台湾地区修订“建筑技术规则”明确男女公厕比例为1:3。
2011年,我国香港地区将男女厕比例调整为1:1.5。
(本报北京3月7日电)
新闻推荐
本报讯(徐志兵记者吴亚飞颜婧)3月17日,记者从宜宾市水务局获悉,为促进全市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推进,宜宾市制定出台《宜宾市现代农业示范片建设三年规划》,计划用3到5年时间,每年打造1个省级标准的现代农...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