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宜宾县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宜宾新闻 > 正文

红高粱绿蔬菜 还有一泓清水生态蓝

来源:四川日报 2015-03-10 10:58   https://www.yybnet.net/

石寨镇描出现代农业的“红绿蓝”

3月4日,泸州市江阳区石寨镇成片盛开的油菜花吸引了不少赏花人,这里南邻宜宾,北接自贡,被称为“汇通三市”之地。翻开石寨行政区划图,30.5平方公里的辖区宛如一只缩小版的 “中国雄鸡图”,偏居于江阳区以北一隅。这里4500多亩的土地,98%属于基本农田,然而就是在这缩小版的“中国雄鸡图”上,正描绘着现代农业的红绿蓝。

趁着酒劲描出高粱红

“送种子的人刚走!”这几天,石寨金银村有机原料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会会长周永平忙得不亦乐乎,离油菜收割只有个把月,金银村3400多亩有机高粱育种就该提上日程了。“连杆杆都可以卖钱。”提起金银村与泸州老窖集团协议种植的有机高粱,村民田廷芬笑得合不拢嘴。去年田廷芬家的5亩多高粱产出1500多公斤,纯收入13000多元。

根据石寨镇和泸州老窖达成的有机高粱种植协议,老窖集团为村民提供从种子、肥料、技术到收购的全程服务。“我们只需出人出力就行了。”周永平说。

从2007年下半年金银村成立专合社开始,周永平见证了有机高粱地从最初的900多亩发展到包括金银村、田湾村等4个行政村在内的8000亩,价格也提高到现在的一等品9元一公斤。

如今,全镇从事有机高粱种植的村民有6000多人,占整个石寨镇人口的三分之一,同时原料基地还间接带动7000多亩高粱种植。“一到秋天,整个石寨都是一片红色的海洋。”石寨镇党委书记谢安海表示。

规模种植描出蔬菜绿

3月,对石寨凤龙村村民彭彩云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月份。他在前年流转用来种植蔬菜的60亩地,经过两年熟化,今年是出效益的时候了。

“前年我就亏了3万,去年刚刚收支平衡,今年该赚钱了!”彭彩云决定还是先用30亩地用来试种生姜。“我已经窖藏了6万块钱的种姜,月底就要准备下种了,压力大哦。”

同样压力大的还有镇党委书记谢安海。在石寨凤龙、上湾、金银几个村,土地流转完成已近1000亩,三个大的业主已基本确定,规模化蔬菜种植即将拉开序幕。

“城郊蔬菜基地的萎缩,为我们远郊地方发展蔬菜提供了机会。”谢安海表示。

为给蔬菜种植“铺好路”,石寨陆续投资950万元,在蔬菜基地形成路联网、土成方、渠成系、能灌能排。如今,距泸州主城区30余公里的石寨镇,只需不到半小时的车程。

一泓清水描出生态蓝

同为阳春三月,做选择和决定的还有石寨田湾村村民王远平,多年在云南务工的他今年终于下定决心在家“认真养泥鳅”。

虽然还没完成泥塘改造和扩建,但王远平已决定选育成长周期更短、两年能捕三次的台湾泥鳅。王远平算账,除去鱼苗、饲料和人工成本,目前的30亩塘,可以给他带来约90万元的年收入,他决定在今年把养殖规模再扩大30亩。

决定扩大规模的还有久桥村的刘本福、刘洋父子,“今年要做到600亩,我们清水生态养殖的草鱼、鲫鱼等常规鱼很受市场欢迎,去年我们还搞了两场垂钓比赛,扩大知名度。”刘本福表示。

多元化生态养殖的蓝图,正由石寨镇一泓清水描出。据谢安海介绍,去年以来,石寨已投资500万元建成新学、踏水桥两个健康垂钓休闲园区,水域面积近1000亩,每年常规鱼产出近400吨。

产区当景区,田园变公司,产品变礼品。石寨描绘红绿蓝同时,还在探索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力图在现代农业版图上描出更绚丽的色彩。

□本报记者 罗之飏

新闻推荐

“坚强后盾”助社科事业百花齐放

——四川省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和社科评奖工作成效显著近日,省社科联组织省内社科专家召开了今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预评审会议,并向全国社科规划办报送120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请书。根据省委、...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红高粱绿蔬菜 还有一泓清水生态蓝)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