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安置房按中高档商品房建设,濒临长江,毗邻公园,绿化率达40%
本报讯(何川 记者 钟晓晴)濒临长江,毗邻公园,就近安置,建筑密度25%,绿化率40%,车位近700个,还有幼儿园、中庭花园等配套设施——这不是中高档商品房小区,而是棚户区改造安置房。7月1日,宜宾市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暨江源半岛小区交房现场会上,1227套按中高档商品房建设的安置房正式交付使用,棚户区居民喜领新居钥匙。
江源半岛安置小区是三江口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居民安置房。该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搬迁企事业单位45家、居民住户2805户、总人数17373人、房屋拆迁总面积约40万平方米。目前,棚户区改造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骨干道路已全线贯通,景观工程已全面开工,安置房一期工程已完工,并开始安置。
宜宾市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谢德龙介绍,该小区江源半岛一期地处滨江路段,按中高档商品房小区实施建设,小区毗邻滨江公园,建有10栋大楼,1227套住房,配有1400平方米的幼儿园,8000平方米的中庭花园,是目前宜宾安置小区的标杆工程。“这个小区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好,完全和商品房一样。”交房现场会上,第一批领到新房钥匙的居民张忠华说,他以前的居住地为20平方米的木结构平房,环境差,房屋四周垃圾“围城”,生活也极为不便,且年久失修漏雨。2011年,他签订了拆迁协议,如今他住上了两室一厅新居室。
现场会后,宜宾市委书记王铭晖,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进一行来到龙泉苑小区,看望从老城区口袋院搬迁到这里的居民。在与居民交流时,王铭晖说,棚户区改造是党委政府应该为居民们做的事,现在搬到新居后还会有一些暂时的困难,希望大家能克服困难,党委政府也会尽快协调解决。“搬迁棚户区就是建设新城市,使生活环境更美好。建设重在政府,管理重在群众,大家齐心才能让城市和生活更美。”
80多岁的居民陈运莲说,能搬到环境优美的居民小区一直是大家的心愿,现在这一愿望终于实现了。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刘淼淼)7月9日,由省教育厅和省台办主办的第五届台湾学生天府夏令营在成都开营。本届夏令营将持续至7月15日,台湾南投县埔里中学的40多名师生除与宜宾学生结对,体验互住家庭生活等活动,在川...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