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宜宾县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宜宾新闻 > 正文

成都客 客居成都那些事儿

来源:四川日报 2014-07-11 12:44   https://www.yybnet.net/

在刚刚过去的6月,快满40岁的70后摄影家甘森完成了一件他认为颇有成就感的事:他终于将自己镜头下的近80个80后的影像集结在一起,做了一场名为“望·相”的展览。

3年前,甘森立志跟拍一群生活在成都的80后。在他眼里,他们,包括自己在内,都可以用一个共同的身份来定义——“成都客”。这是客居成都的一群人,但没准哪天也成为了这个城市的过客。

□本报记者 李思忆

1

镜头讲述“成都客”故事

成都,这个有着与众不同的生活气质的城市,不仅让甘森找到了“家”,还催生了他的一项摄影大调查。

8年前,湖北人甘森从东莞只身一人来到成都。

第一眼的成都,生活节奏好慢,美食、美女多得让人目不暇接。但最让甘森觉得美好的是,成都人知足常乐的心态——哪怕只是一种食物,也可以被成都人形容得“天上有地下无”。

很快,甘森有了找个成都妹子结婚的念头。2006年底,甘森认识了现在的老婆——“大白菜”,他这样描述和她的相遇:“她是一个典型的80后成都妹子,她的出现,让我不再觉得成都只是漂泊的一站,而是能扎根生活的城市。”

经过两个多月的恋爱,2007年春节,“大白菜”带着甘森回了一趟崇州的父母家,将婚事定了下来。“有点闪婚的意思,当时刚来成都没多久,房子啊、车子啊都没有,好在成都妹子知足,什么都没向我要……”每次说起和老婆的婚姻,甘森都有点“捡到宝”的心态。

结婚后,甘森发现了与80后相处的乐趣,“80后到了20岁至30岁这个阶段,是人生最多变的一个年龄段,我觉得这样的变化很有意思,于是,就想用摄影来记录这种变化。”2011年春节后,甘森开始了影像调查。

“这并不是简单的人像拍摄。”甘森说,他希望被拍摄的人能够自愿讲述一些自己及身边朋友在成都的生活状态。作为试验,甘森把头20个拍摄对象锁定在自己的朋友和同事。随后,朋友的朋友也加入进来。同时,甘森在自己的微博和博客上发起征集“80后拍摄志愿者”活动。

在拍摄的过程中,甘森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在我拍过的这群生活在成都的80后里,大多数是外来者,而且相当一部分是外省人。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成都愈发开放和包容的个性吧。”

2

“逃”来的“客”成了安居的人

在成都生活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有人不为理想而来,却在此实现了理想;有人为了爱情而来,却再难以兼顾亲情。

甘森开始拍摄的那一年,“逃离北上广”正是一个炙手可热的词汇。那一年,大型社交网站开心网做了一个调查发现,与青岛、杭州、武汉等另外9个中、东部二线城市相比,成都成为“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向往的首选城市,选择到成都者占参与调查人数的61%。

河南小伙刘彬和女友小莹,就是在那样的背景下来的成都。甘森是在一次拍摄中听拍摄对象说起刘彬故事的。“他们第一次来成都是在2010年的冬天,即将硕士毕业的小莹是个文艺女青年,早在各种杂志里读到了成都的休闲和浪漫。经小莹一鼓吹,两人第二天便买了到成都的火车票,临走时只在包里装了几件换洗衣服和不多的盘缠。”

初次到成都,有着两年旅游业从业经验的刘彬就嗅到商机:成都不仅坐拥“天府之国”的秀丽景色,距离四姑娘山、九寨沟等著名旅游景点也不远,而且外地人去西藏旅游一般都会在此中转。于是,他创业做起老本行“涉外导游”。在北京,这个行业已经饱和,而在成都,才刚刚起步。

创业不到半年后,刘彬的月收入居然突破五位数大关,这是他在北京时无法想象的。

来成都一年后,刘彬和小莹就搬出了与他人的合租屋,自己在城北租了一个一居室。但无论合租还是单租,房子的环境都要比在北京时好太多。“在成都,赚两千元也能生活,赚两万元也能生活。”

在甘森的镜头下,这样的年轻人不胜枚举,甘森的老乡、湖北人叶君桐大学毕业后跟着男朋友回到成都,现是一家私企的总助。在成都立业的几年里,她和男友结了婚,在成都买了房子和车,现在已经算个“真资格”的成都人了,那口可以以假乱真的成都话更是让她拥有了一份除了户籍之外的身份认同。

不过,乐观的她也有苦恼,父母都还在湖北老家,父亲从去年开始身患重病,今年过年以来,叶君桐已利用所有的节假日往老家跑了4次。在成都成家立业什么都好,唯一让她觉得难过的是,她与父亲可以相处的时间越来越少,“当面叫一声爸,都成为了一种奢侈。”

3

出走的人也都是成都的“客”

离开成都的80后也大有人在,理想、习惯、爱情都成为不得不走的原因,留下的好好生活,离开的各自保重。

“在拍摄的过程中认识不少朋友、听别人的故事,这些都是让我觉得很欣慰的事情。但是聚散总有时,在我拍摄的这三年里也有不少人陆续离开。”甘森说,“据我不完全统计,我拍摄的这群人里,现在已有近20人不在成都生活了。”

就在甘森在成都过着自给自足的小日子的时候,他镜头下的蒋雯婷则酝酿着离开。

蒋雯婷在位于成都高新区的腾讯公司上班,算个少见的“IT女”,随着成都越来越开放,身边的同事来自不同的省份,聊天的话题也涉及东南西北,这让从小没离开过四川独立生活的她开始躁动起来。虽然每月的薪水足够她过得“潇洒”,可是,高度同质化的生活让她越发觉得脑子混沌,坚持了几个月之后,蒋雯婷决定放弃成都去北京看看外面的世界。7月6日,蒋雯婷在朋友的送别下登上了北上的飞机,过安检时,她头也不回地说了一句,“成都,等我回来!”“蒋雯婷、夏天、陈涛、卫小刁……”甘森数着一个个熟悉的名字,“这些人有的我拍过,有的是知道他们的故事,其中郑洁就是一个。”

甘森口中的郑洁曾租住在成都西门,每月接近2万元的薪水,足以让她在成都过着精致的生活。2010年,祖籍贵州的郑洁从广州分公司调到成都分公司。刚来成都时,她享受着比广州慢好几拍的工作和生活节奏,无论是饮食和语言,都时常让她有一种回到了家乡的错觉。

成都公司的老板觉得郑洁是个人才,为了增强她的归属感,领导开始给她介绍男朋友,对象在当地有房有车,事业上也算有成。做媒的人提醒她,如果成了,在成都很快就一切都有了。郑洁鼓起勇气见了一次,结果却没有让大家满意。

在成都公司,郑洁那口在广州工作期间练就的流利的英文口语几乎无用武之地,有欺生的同事还在背地里说,广州来的又怎样,还不是要从头开始。同事的话不无道理,没有人脉、华南区多年的工作经验在四川又无法“移植”,很快,郑洁便在公司的升职竞争中败下阵来。也想过要跳槽,可是外企总部偏爱设在北上广,在成都几乎没有她可选的职位。

恋爱失意,事业受挫……就这样,曾常年享受南国温暖阳光的郑洁,在过了一个很难见到阳光的成都冬日,经历了几次无人照顾的重感冒后终于意识到,自己无法融入这个城市。9个月后,她又回到了广州。“也有不少人离开成都之后仍对这里充满了留念。”甘森至今记得,去年的某一天,女孩“可乐摇泡泡”离开成都去北京之前的“豪情”。“她说就当这次北漂是磨炼自己的一个机会。”可一年之后,甘森再次在QQ上与她相遇,她的生活已经从在成都时的“没心没肺”,变成了每天加班回家后巴不得倒头就睡。对于成都的那段生活,现在她充满了深深的怀念。“她一直对我说,如果有机会,她一定要申请调回成都分公司。”“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有人因为断了念想之后离开成都,有人离开成都后一直想着回来……”甘森说,未来自己还将继续进行“影像调查”,更加全面地展现成都当代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编后

两年前,电视剧《北京爱情故事》播出后火了。这个讲述北漂青年生存故事的剧让众多年轻人感同身受,特别是主题歌《北京北京》更是准确击中了不少人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让人想起自己与自己所在的那座城的纠葛。

人建造了城市,又在城市中迷失,经过迷失,最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地方落脚。无论离开,还是留下,文章中的80后们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完整了自己的人生。

古语云“少不入川”,就是怕年轻人在这里的“慵懒”气氛里消磨了意志。与北京的“高大上”不同,“慵懒”、“知足常乐”这样的标签让成都平添几分平易近人的气质,这可能是吸引人的地方,也可能是被人拒绝的理由。好在成都的文化精神中,大度与包容是关键词:熙熙攘攘处,我自淡看云卷云舒,而看似不经意的包容中,也在悄悄地拿来。

无论如何,作为成都人,仍希望这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图说◆

①曾居住在成都的80后Lily和她的宝贝依依,今年3月她们娘俩已移居澳大利亚。

②南京人夏天和男朋友在家看电影、拍摄时,夏天为了爱情刚来到成都3个多月。

③自贡人卫小刁,在成都读完大学后一直期待在成都定居,但由于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如今已加入“北漂”一族。

④自贡人田阳,一个有颗“文艺心”的医务工作者。刚回老家生了个女儿的她,如今天天图谋着再“杀”回成都。

⑤辽宁汉子滕大伟在成都做起了飞行员,热爱运动的他在家里装了一个小小的篮板。

⑥小米,成都人。现在她跟男朋友在宜宾开了一个音乐酒吧,成都的事业也没有完全放弃,在一个教育中心兼职做顾问。

甘森 摄

新闻推荐

还要用多少生命去追问——沪昆高速“7·19”特大交通事故调查

19日,沪昆高速湖南境内邵怀段1309公里处发生两车相撞爆燃事故。生命的代价之下,监管不力的问题仍然大量存在,致使再酿痛心惨剧。两车相撞,引发爆燃事故“火光冲天,村民完全不能靠近进行救援。”...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民企宜宾“掘金”2014-07-12 12:43
猜你喜欢:
9至11日迎降雨天气2014-08-05 12:33
评论:(成都客 客居成都那些事儿)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