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静
作为酒类行业未来一到两年发展风向标,刚刚结束的第90届全国糖酒会呈现出两大特点:其一为本报在2013年曾预示过的“小酒”热,另一个特点则是个性化的定制产品在2014年将全面开花。如果说前者的参与者多为二、三线白酒企业的话,后者的参与者则以全国性名酒企业为主。可以预见,从2014年年初开始,白酒行业的“私人定制”将成为一种潮流。
从去年年底开始,五粮液、茅台、西凤、衡水老白干、泸州老窖、宜宾红楼梦等酒企,先后成立公司专门运营个性化产品。到底是什么催生了私人定制的兴起?私人定制这块蛋糕到底有多大呢?对此,行业人士较为一致的观点是,私人定制的走红源于在行业调整期,厂家尝试性走的一条产品细分之路。而且,从消费者的习惯来看,个性化需求在日益加强,开发私人定制类产品是顺市而为。
据了解,最初,不少名酒企业希望用这样一条道路弥补茅台、五粮液价格下滑,年份酒销售受损后所带来的损失,希望通过定制酒走出高端白酒新的道路。但是后来,私人定制的理念逐渐被广泛运用,洋河、汾酒等大型企业均开始在高、中、低3个价格带上推出定制酒,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在“民酒”时代的推动下,私人定制成为人人都能办到的事情。此外,定制白酒的较高利润率,也是众厂家竞相追捧的原因。据了解,私人定制类产品通常由厂家直接对接消费者,一方面省去了中间经销商、终端销售环节,使得利润较高;另一方面,加入了个性定制元素的产品在售价上高于一般同品质产品。
虽然私人定制看起来充满了利润之美,但是,从目前各大企业的举措来看,这条路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白酒营销专家王亮认为,定制酒对品牌有一定要求,需要有企业强大的品牌力作支撑,并非所有企业都适合做定制酒。更为重要的是,定制酒对销售的要求较高,厂家需要强大的直销队伍与完善的售后服务支撑,特别考验销售团队点对点的服务,以及后续品牌维护、消费者体验及口碑传播,没有强大的资源支持与管理很难运作成功。
从现有的定制产品来看,也存在着附加值不高等问题。记者注意到,目前的定制酒几乎都是在包装上根据消费者喜好进行定制,或者在包装上打上人名或者公司名或者LOGO,由此就称为定制酒。河南宝丰酒业总经理王若飞认为,应该对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细分,对功能、对包装、对口感或者饮用方式均可以进行定制,这样的定制才更有意义。而记者也曾在仙潭酒厂所开展的活动中看到,企业邀请消费者到酒厂,拿出陈年基酒,酿酒专家根据其口感需求,指导消费者亲自勾兑一坛自己喜欢的酒作为收藏。由此可见,白酒在私人定制上可以走的路不该是单一性的,而应该是多样性的。
新闻推荐
宜宾建市以来首部城市规划获批本报讯(陈旭记者钟晓晴)4月3日,宜宾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20)通过省政府审查,这是宜宾建市以来首部获得省政府批复的总体规划。根据规划,到2020年,宜宾中心城区城市建设用...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