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侬买个啥个车,请问侬辰光阿有多……”2月28日晚上,成都“小酒馆”传出阵阵吴侬软语,上海乐队“顶楼的马戏团”新专辑《谈钞票伤感情 谈感情又伤钞票又伤感情》演唱会正在举行。听不懂上海话歌词,并没有影响蓉城乐迷高昂的兴致,掌声、尖叫声、哄笑声充斥着整场演出。
近年来,不少音乐人用仅仅流行于一市、一县的汉语方言进行创作,将各种中外音乐元素融入作品,征服众多乐迷和各大音乐奖项。
“土气”十足,俘获拥趸
2001年10月,“顶楼的马戏团”在上海成立,并于当年发行首张专辑。当时,乐队并未在意语言问题,整张专辑只有一首歌用沪语演唱。“后来顾磊加入乐队,他是本土上海人。在他的提议下,第二张专辑收录了很多上海话歌曲,以后这就成了我们固定的模式。”乐队主唱陆晨说。
阿茂和仁科组成的“五条人”,也有过类似的经历。2009年,“五条人”以广东海丰话发行《县城记》。抄电表的朋友、李阿伯的家事、换港币的表叔公……这些普通人的生活,通过“土气”十足的歌词和唱腔一一呈现。
近年来,白水和衣湿乐队(宜宾话)、玩具船长(广东南澳话)、老街乐队(福建莆田话)等陆续走上舞台,俘获了大批拥趸。
而方言音乐人,正成为各大音乐奖的常客。2010年以来,“五条人”先后凭借专辑《县城记》和《一些风景》,斩获第10届、第13届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最佳民谣艺人,以及“华语金曲奖”最佳新乐队/组合。“顶楼的马戏团”等音乐人,也获得上述奖项的肯定。
不过,在“台湾民歌之父”胡德夫看来,用什么语言根本无所谓,“只要它可以表达出你心底真实的声音”。在他的专辑《匆匆》中,就收录了以普通话、英语、闽南语、卑南语等演绎的歌曲。“玩具船长”主唱李奕瀚也表示,“音乐做好了,是可以超越语言的。”
立足世界,放眼县城
用方言演唱的歌曲,大都关注故乡的风土人情、社会文化。白水的专辑《时间》和《雨来》中,不仅收录了改编自宜宾民歌的《乡谣》、《山歌多又多》、《螃蟹歌》,还通过作者的原创,把在故乡的见闻、感想铺陈在听众耳畔。
在陆晨看来,语言载体的不同,确实能影响歌曲内容的呈现:“北方话,适合讲比较严肃的东西;上海话很市井,只能叙事,不能做形而上的阐述。”“顶楼的马戏团”的《上海25小时》、《崇明岛》、《苏州河恋曲》等作品,从歌名到歌词,都能嗅出浓烈的“上海味”。
其实,方言音乐人的视野,往往并不局限于“县城”。在《县城记》中,“五条人”喊出“立足世界,放眼县城”,这或许才是他们的真正期许。“玩具船长”的专辑《大岛小岛,咸咸就好》,就由美籍著名实验音乐人PeterScherr承担录音和混音。白水演奏着笛、箫、埙、阮、巴乌、陶笛等传统乐器,用宜宾话吟唱故乡的同时,还操起吉他、键盘、曼陀林,参与了涉及欧洲民谣、中世纪音乐等多项音乐计划。《县城记》、《大岛小岛,咸咸就好》、《谈钞票伤感情谈感情又伤钞票又伤感情》等专辑中,都无一例外地附上了英文歌词。
在成都乐迷王艺晓看来,这种“跨界”有助于提升方言音乐创作水准。“跟普通话相比,方言往往具有更丰富的音调,需要借鉴多样化的音乐元素,来完成作品的词曲咬合。此外,方言承载的丰富地方文化,也要求创作者具有宽广的视野,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将方言的美感表现出来。”
□本报记者 余如波
新闻推荐
本报讯(周泽山记者刘川)3月7日,记者从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获悉,中石油页岩气加快发展前线协调指挥小组办公室于5日在成都开始运行,加速推进四川长宁-威远、滇黔北昭通两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目...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