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南溪区实施环境兴区战略实录
这里是长江的源头,金沙江、岷江水蜿蜒而来,在这里汇聚后滚滚东去,使她拥有大气包容的江城气质,有万里长江第一城“桥头堡”之美誉。
这里地处川南宜宾、泸州、自贡三市交会腹心地带,宜泸渝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长江经济带、成渝经济区、川南城市群等国家和省、市战略的核心区域,独占交通良好的区位优势。
这里是全国金融生态示范区、全国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百佳县、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国食品工业强区、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区,拥有中国豆腐干文化之乡、四川白鹅之乡、四川最美古镇等荣耀。
2013年,在全力实施宜宾市环境兴市战略的全新实践中,这片风光美丽、活力迸发的土地再奏凯歌:建成近10平方公里的罗龙工业集中区,签约入驻企业149户,形成食品、轻工、精细化工、机械制造四大产业集群,工业集中区成功入围“全省首批 500亿重点培育园区”。全区GDP完成9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 别 达 21706元 和8958元。
风劲帆悬环境兴,南溪——正在创造新的历史。□李 海
锻造一支优化环境的干部队伍
全域开放的“桥头堡”、产业活跃的增长极、创新跨越的示范区。
在宜宾经济版图中,南溪区确定了这样的发展目标。
“实现新的发展目标,环境兴区是抓手,干部队伍是关键。”区委书记肖敏掷地有声。
2013年,南溪各级干部频频“出镜”。
一场公开承诺活动,把全区29个部门和15个乡镇的党政“一把手”、21个区级部门重点股级岗位负责人和16个服务型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推上了南溪电视台。
“定目标、亮措施、担责任、硬督查”,一系列“明码实价”的承诺,让各级干部的3000余条承诺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上全面公开。昔日部分慵懒散的干部,如今如坐针毡、如履薄冰。
紧随其后的,是区委、区政府对干部素质的“层层加码”。
“产业转型升级”、“项目管理”、“公文写作”等12期集中学习培训班陆续展开。夜校、培训、专题讲座,吸引近千名干部争相“充电”。乡镇领导由“走读”变“驻守”,按照承诺台账,逐一兑现诺言。
一边抓干部的素质提升,一边抓项目的全力推进。南溪将工作的节奏锁定在时、分、秒。
每月一次环境兴区协调会,每月一次明察暗访通报,每季度一次环境兴区推进会,党风政风跟踪监督、办件落实跟踪督查、作风转变跟踪问效,南溪将工作压力传递到基层、责任分解到个人、措施落实到环节,使环境兴区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
企业有困难,直接找干部。在罗龙工业园管委会,罗龙工业园企业服务中心主任张志琴拿出一份“一帮一”名单,名单详细列举了对口联系园区129家企业的87名园区管委会部门和干部的联系电话。“一年里,这些干部给园区解决问题上百个。”张志琴满脸笑意地说。
事实的确如此。在区人大、区政协、区监察局、区纠风办组成的专项测评中,企业所反映的涉及35个部门的72个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园区企业满意率达到98.2%。
创造一个跨越发展的良好氛围
打造“西部一流投资洼地!”
这是南溪对环境兴区的理解,更是推进环境兴区战略的目标。“打造一流投资洼地,必须特别注重营造重商、活商、安商、富商的良好环境,创造一个跨越发展的良好氛围。”南溪区委副书记李强的指向十分明确。
为此,南溪高举“一切为了企业”的环境治理目标,为企业提供“保姆式”的全方位服务——
组建政府全资担保机构和政府参股担保机构,引导建立互助性会员制担保机构,鼓励建立商业性担保机构,有效解决了园区企业融资难、担保难、贷款难等制约发展的问题,实现了政、银、企三方互利共赢。
建立并联审批、特事特办和全程跟踪服务制度,为企业入驻前、建设中、投产后等所有环节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服务。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动南职中与恒旭、富正源、蓝天纸业等20余家企业建立合作机制,订单式培训初级技术熟练工人。
构建创新驱动科学发展链条。推动园区企业与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合作机制,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校为支撑、技术创新为纽带、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联盟”,建立了2万平方米的中小企业科技孵化中心,创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3个、市级8个,建成13个技术创新创业平台,企业运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4项,实现专利产品销售收入23.7亿元。“特事特办,急事特办,难事特办”。在南溪罗龙工业园区,企业服务中心创新开放办公新模式,受理并解决入驻企业反映问题和群众诉求。一年时间,累计受理企业各项证照和手续282件,现场办结261件,按时办结率100%,群众满意率100%;处理项目协调工作130余件,办结率95%以上。
在南溪古街招商中心,一站式服务让这里成为“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的企业乐园。水上乐园、动漫产业园、滨江景观带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相继落户南溪,进而带动文化、餐饮、住宿、购物、休闲等新兴产业一体化发展。
环境绽放活力,环境迸发生机。
环境兴区,南溪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锤炼一支奖惩分明的“纪检铁军”
“以铁的信念、铁的团结、铁的纪律、铁的作风、铁的目标,打造一支为民服务、众志成城、令行禁止、勤政廉政、勇争一流‘纪检铁军\’,为建设一流的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区纪委书记余水情如是说。
追求全新目标,必然辅之铁腕手段。
——强督查。区纪委监察局会同区委常委办、区委区政府目标督查办成立督查组,对全区环境兴区战略实施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定期通报态度不坚决、措施不力、行动迟缓,以及滥用职权、监管不严和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吃、拿、卡、要”等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一年间,全区共受理行政效能投诉举报42件,7名责任人被问责处理。
——强纠风。南溪从“两代表一委员”、单位职工、基层群众、服务对象中,聘请千名行风监督员,负责对全区各单位环境兴市战略工作推进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广泛收集意见建议。60余条意见建议被区委、区政府采纳,行风政风进一步优化。
——强监管。南溪建立重点岗位监管制度,推行《区级部门重点股级岗位廉政风险防控动态监测办法》,对区级部门股级干部不作为、乱作为以及“吃、拿、卡、要”等行为进行动态监测,激发股级干部廉洁履职。同时,大力完善社会评价监督体系,建立对行政单位、各类服务型企事业单位、重点股级岗位分别进行评议,每年评议三个“最优”和三个“最差”行政部门、服务型企事业单位和股级岗位,慵懒散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强提速。南溪强力推进“两集中、两到位”,严格执行“先办后补、缺席默认、跟踪服务、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五项制度。全区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项目清理减少了105项。2013年,全区共受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39509件,按时办结率100%,办理提速99.71%,全区承诺综合提速85%,群众满意率100%。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环境助兴,犹如一缕强劲的东风,助推南溪这艘航船全速前进。
宜宾全域开放的“桥头堡”南溪,正在浩浩长江畔强势崛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钟晓晴)3月17日,记者从宜宾市住建局获悉,本月初,该市已经启动中心城区路面黑化及人行道路铺装改造工程(简称“白加黑项目”)。预计年前,包括主城区东南西北街等城市主干道在内的150多条道路,将...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