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晓晴
2月19日,在宜宾市茶产业发展大会暨早茶节开幕式上,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一揽子创新发展思路,包括“跳出茶叶看茶叶”,抓好品牌、营销、技术、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创新。
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而言,创新无疑是最好的催化剂。但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新需要有基础、有条件,需要落到实处,否则创新就容易陷入喊口号、贴标签的尴尬境地。
早在2012年,宜宾就加大了对新基地建设、老茶园改造的力度。2013年,全市茶园面积已达89万亩,其中投产面积59.89万亩,无公害、绿色和有机茶园面积达53.85万亩。在基地不断扩大的过程中,该市还创新建立起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和“茶园流转+农户经营+标准化生产”的运行机制。
技术创新是产业转型升级关键。全国茶产业领域唯一一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落户宜宾,研发的茶叶保绿增香加工工艺、新型黑茶关键加工、名茶机制集成、超微茶粉加工等技术均获得了专利。
创新的经营方式对产业的发展同样重要。去年10月18日,宜宾以叙府茶业有限公司为主体、联合省内多家茶业企业共同发起组建了川茶集团。与此同时,红茶、屏山炒青、筠连苦丁茶等三大集团也竞相发展,集团化、抱团发展成为宜宾茶发展的鲜明特点。
细看宜宾茶产业的茶园、茶技、茶企,不难发现,通过此前的创新,宜宾茶产业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地基础、技术基础和经营主体基础。而在新的创新思路指引下,整个茶产业的转型升级有望进一步提速。
新闻推荐
今年四川省将加快重点港口建设本报讯(记者李梦媛)今年,四川水运建设将完成投资30亿元,港口集装箱年吞吐能力将达218万标箱。2月27日,记者从全省航务海事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四川省将加快重点港口建设,年...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