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钟晓晴
12月10日,宜宾创新县级领导干部集体廉政谈话方式,将正在建设的江北“北线”改造工程青杠坡建设工地现场确定为谈话地点。走出会议室,走进项目工地,这不单是一个地点的转变。
宜宾“北线”改造工程是该市重点民生工程之一,于今年11月启动拆除工作。城市改造,矛盾突出,需要理顺和满足不同群众主体的不同诉求;利益交织,考验着党员干部廉政为民的决心。因此,一个城市改造的项目工地现场,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个党员干部的廉政考场。
新走上县级领导岗位的党员干部作为被谈话的对象,通过现场参观考察,通过有针对性的设问作答,无疑能更为真切地体会到“廉政为民”的内涵与要求,体会到“勤政为民”的使命和责任。相比于以往观看专题警示片、领导面对面谈话、代表做发言等程序的廉政谈话,此次走出会议室、走进项目工地的廉政谈话,更加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民生。据了解,宜宾市还将把廉政谈话“搬到”监狱、医院、社区等地,让廉政谈话更多“接地气”。
在为这种“接地气”的廉政谈话叫好时,记者认为,如果廉政谈话的对象能有机会身临其境自我感悟到廉政的内容更好。因此,记者建议,廉政谈话不仅可以在谈话地点上创新,还可在谈话方式上创新。比如,根据干部们不同岗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模拟情景,让廉政谈话对象参与到模拟情景中,经过自己的行为选择来获取、掌握所在岗位上的廉政风险点、如何防控廉政风险等知识,由此让党员干部更好地廉政为民。
新闻推荐
王东明在宜宾泸州考察川南经济区发展时强调本报讯(记者张宏平)1月10日至12日,省委书记王东明前往宜宾市、泸州市考察,就贯彻落实省委经济工作暨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推进川南经济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