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政府采购电子化招标第一标开标
本报讯(段晓娟 记者 钟晓晴)11月18日上午,在宜宾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4楼,市交警支队信号灯和标线项目公开招标采购,成为该市首个政府采购的电子化招标项目。这意味着,宜宾市已全面将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公共资源交易纳入电子化交易管理中心,实现了全电子化公共资源交易。
今年7月1日,宜宾市公共资源电子化交易平台正式上网运行。8月19日,该交易平台迎来“第一标”。全流程无纸化网上招标、投标、评标,全过程电子化网上留痕、可溯、可查,过去繁琐的文本翻阅不见了,传统的招投标线下操作转变成了网络上的线上操作,打开电脑、点击鼠标,一次复杂的招投标业务就完成了。“采用电子化交易后,评标时间比原来节约了一半,项目中标价也节约了财政资金。”宜宾市政务服务中心主任王青春说,截至目前,该市通过实施电子化交易,累计节约财政资金3900多万元。
过去繁琐的操作,如今简单快捷,也让参与竞标的企业得到了实惠。“以前参与竞标的企业拿着纸质标书来,少则一两百页,多的达四五百页,还要为每个专家准备一本,花上三四千元。而现在只需刻录到一张光盘上,花费仅需几十元。”
电子化交易平台,还规范了专家参与评标工作。“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少数别有用心之人往往最爱打评标专家的‘主意\’,这一块就成为了评标环节的致命伤,直接影响到招投标的公正性。”王青春说,在评标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启用电脑抽取专家系统,由电脑随机自动抽取并通过短信方式通知评标专家,专家信息是完全保密的,相比以前的人工抽签大大降低了徇私舞弊的可能性。
为保证整个招投标阳光操作,宜宾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监管也实现了全电子化。进出评审区的楼道转角处,安装了电子监控门;在评标室、过道等地进行了全程电子监控。所有要进出评审区的人员,必须交存手机并登记,而从专家抽取环节开始,进入评审区的相关人员就接受了全程视频监控。
在交易中心四楼,记者发现一个特殊的“监督室”,在6块屏幕组成的大屏幕前,常有一些人专注地观看各评标室内的评标情形,监督评标过程的公平、公正。他们有的是市交易中心的内部监督人,有的是各招标项目工程业主方自行派遣的监督人,共同肩负着让公共资源交易工作阳光化的重任。“目前,宜宾市各区县已经实现异地远程评标,未来还将跟省内其他市州实现异地远程评标,节省评标时间,提高效率。”王青春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任云记者董世梅)日前,工信部、财政部公布2013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名单,四川省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公司、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华川电装有限责任公司等...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