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两年为群众挽回和避免损失15亿元
本报讯(记者 庞莹)“谢谢你们,没有你们帮助,不知啥时才能讨回辛苦钱!”近日,200多名农民工从宜宾市临港经济开发区沙坪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工作人员手中拿到95万元欠薪。农民工成功讨薪,源于近年来四川省创新方式方法、主动开展法律援助的积极探索。
法律援助端口前移,畅通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利用农民工春节返乡、劳务技能培训等时机,四川省各地在车站、工地、厂矿等地集中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咨询。在全省5700余个法律援助工作站的基础上,将800余家律师事务所和4000余个基层司法所作为法律援助联系站,将2万余个村(社)法律顾问作为法律援助联络员,实现法律援助服务网络城乡全覆盖。
全省各地积极构建农民工法律援助联动机制,司法、住建、劳动保障、工会、信访、共青团等部门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和联动机制。针对川籍农民工到省外务工较多的情况,四川省还与上海、广东、新疆、江苏等省(区、市)建立异地法律援助联动协调机制,共同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离不开保障机制。目前,《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修订草案)》正向社会征求意见,修订草案进一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降低农民工讨薪维权成本。
“四川省还将提高法律援助办案补贴标准。”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晓林表示,省司法厅、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新的法律援助经费管理办法,法律援助案件补贴标准将由原来的每件200—1000元提高至500-5000元左右。
四川省各级司法行政系统整合法律援助服务资源,将法律援助服务纳入法律服务行业考评,要求全省所有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积极参与法律援助,每名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每年至少办理2件法律援助案件。
近两年来,四川省司法行政系统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72000余件,援助50余万人次,为群众挽回和避免损失15亿元;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近100万件。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龙俊许静)“产值大,但产业链不完善;企业很多,但知名企业偏少,四川平板产业发展困难不少……”11月27日,由省重大办等推动的四川省平板显示行业协会第一届会员大会在成都举行。四川长虹董事...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