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走亲访友,宜宾人都爱选择“川红工夫”红茶。一来红茶养胃;二来这个红茶有故事。
要说这“川红工夫”有何来头,那就得从50多年前说起。
主产于宜宾的“川红工夫”红茶虽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得到迅猛发展,但很快在国内外市场上与久誉盛名的 “祁红”、“滇红”相媲美,成为中国三大工夫红茶之一,也是四川在国内外知名的茶叶品牌之一。
1952年,当时的宜宾地区外贸局决定建立宜宾茶厂,对当地各茶厂和供销社生产的毛茶统一收购加工,可以说,四川工夫红茶名噪一时,当时,宜宾茶厂出口的四川工夫红茶占全省80%以上。我国著名茶叶专家吕允福先生曾赞誉“宜宾是川红之乡”。
此后,“川红工夫”红茶屡获佳评。1978年,宜宾茶厂生产的“早白尖工夫红茶”,在春季广交会上以每吨12000美元的天价轰动会场。1985年,“早白尖工夫红茶”在葡萄牙举办的第24届世界优质食品评选会上荣获了金质奖章,这是“川红”发展巅峰时刻的国际礼赞。
20世纪90年代,由于国际市场变化等原因,“川红工夫”红茶的外贸受到了重挫,在国内外市场上已基本见不到“川红”的身影。自新世纪以来,“川红工夫”红茶再次崛起,不仅在国内一线城市有专卖,而且成功进入欧盟等市场,每年早春时节,又有茶商打着“飞的”来宜宾采购“川红工夫”红茶。 本报记者 钟晓晴 整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春华钟晓晴10月22日16时,在宜宾市产业投资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上,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和宜宾市翠屏区区长张平一签完约,立即赶往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到17点他已办理完登机手续,即将登机...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