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宜宾县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宜宾新闻 > 正文

成都动物园花甲之园几代萌事

来源:四川日报 2013-08-30 15:12   https://www.yybnet.net/

据说,人一辈子至少要去4次动物园:小时候看稀奇,长大了谈恋爱,结婚后陪小孩,老了则带孙子、孙女去……今年10月就满60岁的成都动物园,给无数成都人留下难以忘怀的欢乐时光——

8月,地处北郊的成都动物园再度迎来暑期客游高峰。憨态可掬的熊猫、威风凛凛的猛虎雄狮、古灵精怪的猴子狒狒,让前往游玩的孩子们流连忘返。

很少有人知道,这座1953年成立的动物园,到今年10月就满60岁了。60年来,它从起家到现在已拥有3000余头动物,成为西南地区最大的动物园。它的园址,也从百花潭公园一路辗转,最终落户成都北郊。

A

起步

私人别墅变身动物园

在过去娱乐极度匮乏的年代,成都动物园几乎每引进一种珍稀动物,都能在老百姓中间引起轰动。

成都市动物园园长王强告诉记者,上世纪40年代,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曾经开辟了两三亩地养了几种动物,作为民众教育馆。1952年秋,宜宾地区的农民抓到一只金钱豹,专门送到少城公园。这头猛兽的到来,让这处原本有些冷清的所在开始游人不绝。当时的成都市政府有关领导看在眼里,觉得可以修一座专门的动物园。“那时成都连一条像样的街道都没有,财力更是有限。”几番挑选园址,目光放在了百花潭公园。这是原国民党起义将领邓锡侯的私人别墅以及原四川省财政厅厅长甘典燮的防空疏散别墅及果园,差不多有50亩左右。1953年初,动物园筹建小组陆续在百花潭公园内修建了横跨锦江的入园浮桥、鹿苑、猛兽舍等设施,并陆续从全国各地收集动物。

王强说,成都动物园的第一批动物来得相当艰难。除了那头金钱豹,剩下的动物就靠其他动物园赠送或者四川各地捕获的野兽。1953年2月,成都动物园的第一任园长丁耀华一行到北京西郊公园学习管理动物的经验。3个月学习期满,西郊公园友情赠送了梅花鹿、狼等动物。装载动物的车队路过石家庄,当地又从乡坝头抓了几只稀奇一点的鸡凑数。这批动物乘车到了武汉,又乘船到重庆,再请棒棒军爬坡上坎抬到菜园坝火车站。一下火车,又坐成都的架架车到百花潭。与此同时,从武汉等地引进的非洲狮等动物也先后辗转抵蓉。

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成都建动物园自然离不开熊猫这种明星动物。1953年初,灌县(今都江堰)4个农民在漩口山区捉到一只大熊猫幼仔,抬着滑竿,步行送到百花潭动物园。遗憾的是,由于动物园没有技术和经验,这只熊猫在18天后生病不治身亡。直到1958年捕捉到熊猫“桃坪”,成都动物园才拥有第一只可供展出的熊猫。

1953年10月1日,成都百花潭动物园正式开园,飞禽走兽样样齐全,门票只需5分钱。10月4日星期日,竟然有18000多人到动物园“看稀奇”。当时排队买票的队伍,一直从百花潭公园排到散花楼甚至城墙角下。

今年83岁的老成都税明亮还记得上世纪60年代在百花潭看大象的经历,“当时有一头北京动物园的大象交换到成都展出,成都人哪里见过大象?简直倾巢出动。动物园怕出现踩踏事故,还在墙上打洞疏散游客。我们从大门挤出来以后,娃儿的鞋子都挤不见了。”

随着动物渐多,百花潭的容量有限,1976年,动物园搬到现在的地址。

B

游园

这里有几代人的童年记忆

杨小萍从小喜欢逛动物园,而且最爱智商高的猩猩。从2008年至今,她甚至见证了两只黑猩猩从与游客“火拼”到如今“改邪归正”的全过程。

8月24日,成都动物园黑猩猩馆。37岁的杨小萍带着5岁的儿子站在玻璃前向名叫“宝宝”的猩猩招手。这只正在草地上啃着大葱的猩猩犹豫片刻,摇摇晃晃地走了过来。隔着玻璃,温柔地把嘴唇触到杨小萍的手上,就像在寻求抚摸。她的儿子见状兴奋得大叫,“妈妈,它认出你了!”

2008年,杨小萍注意到黑猩猩馆来了两头可爱的小猩猩。然而,很多游客逗乐动物的方式,就是把乱七八糟的东西扔给它们吃,“它们也喜欢垃圾食品,爱喝扔进去的碳酸饮料,喜欢吃面包、糖果。”后来,她看到猩猩们从最初的活蹦乱跳,到总爱蹲在兽舍里一动不动,等着游客扔食物进去。“饲养员在石头缝、草地上藏了花生苹果等食物,它们也根本没兴趣,篮球也不玩了,行为渐渐刻板。”要是碰到有的游客故意拿着食物诱惑却不扔进去,它们便拍打着玻璃发脾气……

杨小萍开始配合饲养员劝阻游客投食,大多数时候遭人白眼。直到今年5月,动物园在玻璃墙外装了一层铁丝网,情况才终于好转。两只猩猩再也无法和游客交火,更没了游客的食物来源,渐渐恢复了在草地上觅食、玩耍的正常时光。

到动物园游玩,曾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都年轻人“耍朋友”的必要方式。成都市民是秦汉云和张林英至今保存着一张年轻时身穿军装、站在熊猫馆前合影的黑白照片。1973年,这两位正在谈恋爱的青年和所有赶时髦的年轻人一样,频频到百花潭动物园约会。“因为动物园不仅有看的,还有耍的。”今年已经64岁的张林英说,那时候她和丈夫从谈恋爱到结婚,居然去了十几次动物园,“进去后就直奔熊猫馆,要不就去逗孔雀开屏。”在他们确定下恋人关系后,两人花了7毛钱在熊猫馆前拍下合影。有儿子秦满震后,他们带儿子到动物园不下20次。如今两人的孙子也已经5岁了,两人拿着免票的老年证,一有时间就带孙子到动物园去玩。

有的市民,一家两代人在同一只动物上找到快乐。32岁的章蓉蓉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考了双百分,妈妈带她到动物园看北极熊“加加”。后来,她的女儿也喜欢在动物园看北极熊。去年,“加加”因为年老而辞世,章蓉蓉在她的微博里写道:同一只熊给我的童年和女儿的童年都带来了欢乐……”36岁的成都人许沛至今记得小时候游动物园的趣事:“那时我经常穿漂亮帅气的海军衫到动物园‘骑老虎\’、‘坐飞机\’。动物园好耍,还可以吃搅搅糖……”

C

温情

让动物有尊严地生活

熊猫夏天可以享受空调、东北虎热了可以洗个澡、狒狒的花园里有吊床,生病的动物可以做白内障或者剖腹产手术……这些带给人类无限欢乐的动物,如今再也不是被关在狭窄的笼舍,而有了更自由、更尊严的生活方式。

8月23日,熊猫馆的饲养员卓小平一大早就来到兽舍。熊猫馆的旧空调要在上午进行更换,他给这些怕热的动物准备了好几块冰降温。上午10点半左右,见熊猫在室外偎着冰块也有些烦躁,他立刻从冰柜里取来两大盆冰冻水果,几只熊猫这才兴味盎然地在冰块里找起水果来。“这些动物,如今不只是供人参观的展示品。它们在动物园里生活得开不开心,是否得到足够尊重,如今动物园都要操心了。”王强说,如今的动物保护理念越来越以动物为本,动物的居住环境和一日三餐,都得到了质的提高。

8月的狮虎馆,不时可见猛虎偎在冰块上睡觉的场景。王强说,十几年的狮虎馆,老虎只能呆在十几平方米大小的圈舍里。不管天气多热,只能在水泥地上坚守。如今,改造成生态型兽舍的狮虎馆最大的有400多平方米。东北虎热了可以在院子里的水池洗洗澡,或者干脆躺在冰块旁惬意地呼呼大睡。

当然,更加怕热的熊猫待遇更好:炎热的夏天,它们可以24小时享受清凉的空调。卓小平说,8月19日,动物园临时停电。动物园发电机开始发电以后,很快因为负荷太重而中止。此时,动物园果断停掉所有办公区的供电,全力保证园区内动物们消暑用电。看着熊猫在凉风习习的兽舍内四仰八叉地休息,卓小平不得不感慨“你们比人还金贵”!

“金贵”的不止熊猫。在狒狒馆,展区中央拉了一张巨大的帆布吊床,调皮的狒狒不时扯着吊绳腾挪,或跳到吊床上玩耍。在羚羊馆,则种植了大量的乔木、灌木,还有假山、梯架……这些陆续改建的生态型兽舍,尽可能模拟一种接近野外环境的生活区域,让野生动物的自然行为能够尽可能得以保留,同时生活得更加愉悦。因此,即使气温高达30多度的夏天,企鹅馆的温带企鹅也不时在水里快乐游玩,因为加了冰块的水里只有20度左右。而鳄鱼馆的这些巨大爬行动物,大冬天也敢呆在水里,因为电热泵一直让水池里的水保持在最合适的温度。

动物们甚至还打破了“生死有命”的宿命:生病了有药吃,重病了可以手术。母兽不愿哺育幼仔?那就由人来当“干妈”。

去年8月,动物园的一只金丝猴“婆婆”因为已经21岁(相当于人类70岁左右),患上白内障。由于视线模糊,一日三餐都得靠人喂。为了让猴“婆婆”能够生活自理,动物园请来成都普瑞眼科医院的院长亲自操刀,为它实施手术,植入人工晶体,让猴“婆婆”重见光明。2007年,一只凹甲陆龟“怀”上十几枚卵,却就是产不出来。动物园的兽医联合416医院的医生,为它剖腹取卵,做了全国第一例乌龟剖腹产手术,使它逃脱“难产”的命运。

而在动物园育幼室,31岁的饲养员郝克涛已在这里“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了东北虎、非洲狮、梅花鹿等几十种动物。那些因各种原因母兽不愿哺乳的幼仔,在这里得到24小时的监护。郝克涛最近照料的是一头4个月大的狒狒和才出生半月的马鹿。这个31岁的小伙子非常细心:在喂食前,他会用微波炉把兑了营养粉的牛奶加热到30度。使用后的奶瓶清洗后,还会再度在微波炉里消毒。得到精心照料的狒狒经常在笼子里活蹦乱跳,它还有两个塑料玩具可供玩耍。

我们也许不能阻止濒危野生动物的灭绝,但至少可以给那些带给我们欢乐的动物一个温暖的家。

□本报记者 吴晓铃/文 肖雨杨/摄

新闻推荐

宜宾南溪农商行成立

本报讯(张翼记者张学文)9月17日,南溪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画上句点,代之以宜宾南溪农村商业银行正式成立。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实质是由合作制改为股份制的一次升级。改制需要一系列硬指...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成都动物园花甲之园几代萌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