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周伟)4月15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以“不明不白的白酒”为题,就四川部分白酒企业用勾兑酒冒充粮食酒销售的问题进行了报道。当晚,四川省迅速启动了多部门联动机制,严肃查处涉嫌企业。由省食品安全办组织的相关单位的执法和技术人员,组成联合督查组,分赴成都、泸州、宜宾等地,深入被曝光白酒企业,指导调查取证和处置工作。同时,成都、泸州、宜宾等四川省白酒主产区迅速开始对白酒进行专项检查。
事件发生后,泸州市强化质量控制,禁止以液态法、固液法白酒冒充固态法白酒行为,完善标签标识管理。宜宾市食安委召集多个部门召开食品安全工作协调会,全面深入开展白酒“行业规范、质量提升”专项行动,以检查白酒生产企业为主线,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一次拉网式监督检查,并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全市白酒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同时,结合“百日行动”,认真分析排查存在的隐患,严厉打击“违禁超限”等违法犯罪行为。
按照“正面应对、严厉整治、维护川酒品牌形象”的指导思想,成都市立即组织酒类和添加剂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逐户开展自查自纠,查企业有无白酒生产许可证、查包装标识标注是否规范、查白酒香精香料添加剂生产企业有无使用塑料管道或包装容器等情况;查酒类生产企业香精香料添加剂采购、使用过程是否建立台账、查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看是否按标准组织生产,并会同本地有关部门,立即关停无生产许可证的非法生产企业。对达不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酒类和香精香料添加剂生产企业,一律下达停产整改通知书,未达到整改要求的,不得恢复生产,杜绝同类问题再次发生。
新闻推荐
——对话“2012年四川财经年度人物”刘中国□本报记者周伟李宇走过“黄金十年”后,白酒业又一次走到行业调整的关键节点。白酒业如何突破重围?各界再次把目光投向有着行业发展“温度计”与“风向标...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