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正红 李洪泽 杨云波 图片由翠屏区委宣传部提供
她是川滇黔结合部一颗璀璨的明珠;
她是三江汇流处一朵灿烂的奇葩;
她的名字叫翠屏。
自古以来,这里的繁华就被广泛传唱,一句“搬不完的昭通,填不满的叙府”诉说着这里激荡的商潮。
步入新世纪,跨入新时代,翠屏的新跨越仍在继续:
2008年,宜宾市翠屏区跻身全省县域经济“十强县”,此后四年,翠屏连续蝉联这一殊荣;
2011年,翠屏区跨入“2011年成渝经济区投资价值榜·最具投资环境区市县”榜单前十强;
2012年,翠屏区被评为“四川省最具投资价值的城市”,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良好的投资软、硬环境。
一串串数字见证着翠屏区一次次跨越。
2012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9.09亿元,同比增长12.9%;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4.37亿元,同比增长30.8%;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135元,同比增长15.6%;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605元,同比增长14.6%。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敢想敢干、干就干快、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拼搏精神荡漾在翠屏,宏伟的目标在翠屏确立——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强区,川南商务高地、宜居幸福翠屏”,努力实现“川滇黔结合部科学发展领先区”新跨越。
A
提振精神 奋发有为谱谋事干事创业之曲
纵观翠屏发展变化,干部精神风貌是关键。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翠屏区全力倡导“敢想敢干、干就干快、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翠屏工作精神,激发干部群众向精神面貌、顽强意志要发展,向善抓落实、真抓实干要成绩,向敢立潮头、勇于创新要效益,在全区上下催生了旋律激昂的谋事干事创业之曲。“天都黑了,还时不时见到镇政府的工作人员来村里打转转!”半年多来,翠屏区的13个乡镇和两个郊区街道的群众发现乡镇干部的夜生活有了些新变化。
为有效提升机关行政效能,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翠屏区全面推行了干部作风建设“九条措施、四项制度”和乡镇“三个三分之一”值守制度,在各乡镇积极开展“夜访”、“夜巡”、“夜学”、“夜议”等轮流值班制度,切实解决了乡镇多年存在的干部“走读”问题,干部与群众的心更近,与群众的情更亲,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在新形势下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翠屏区在出台多项干部管理制度,剑指“庸懒散软”的同时,还“加码充电”,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
“我们领导干部的培训采取‘菜单式\’教学,培训对象是根据发展的需要遴选,培训学校是根据专业优势确定,培训内容是根据学员结构设置。”翠屏区委组织部相关科室人员介绍,2012年,翠屏区先后选派120名领导干部到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学习,组织80名村级干部、致富带头人到省内先进地区参加学习培训,通过干部轮训、社会化学习等方式开展8000人次学习。
正是凭着干部群众求发展、谋发展的干劲和高效率、优服务的作风,2012年,翠屏区再次荣获“四川省最具投资价值城市”荣誉称号。
B
发挥优势 多点支撑走新型工业强区之路
作为宜宾市的唯一中心城区,翠屏区经济总量占全市的35%,是宜宾市实施“环境兴市战略、项目推进战略、开放活市战略”的主战场,是加快建设辐射吸纳川滇黔区域中心城市的主阵地,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奠定了核心地位。
新型工业化强区之路如何走?翠屏区围绕做强企业、做大产业、做活园区、做优品牌,用实绩给出了答案: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项目攻关助推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实施品牌战略,打造领跑市场的扛鼎品牌,以质量创品牌,以品牌赢市场。目前,区属企业已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市级技术中心10个,5个产品获中国名牌或四川省名牌称号,此外还有46个研发项目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
翠屏区在做实工业“点”的同时,还延长工业“线”,集聚工业“面”,坚持“产业培育特色化、特色产业集群化、产业集群园区化、园区产业品牌化”发展方向,做强产业、创优平台,打造新型工业集聚园。高规划、大投入、大建设、大招商打造盐坪坝等产业园,并以产业园为核心,依托五粮液、丝丽雅、建中、岷江机械等大型骨干企业,扶持培育相关企业,初步形成装备制造、化纤、纺织、酒类食品优势产业。
目前,辖区内产业园区的发展基本形成了饮料食品、轻纺、化工为主导,机械、建材、电子等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2012年翠屏区产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117.3亿元,销售收入144.7亿元,为翠屏区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强区”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翠屏区正加速实施“1234”工程,即到2020年培育1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企业集团、2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产业园、3个销售收入500亿元以上优势产业,构筑五粮液酒类食品,盐坪坝化纤纺织,临港、象鼻装备制造,临港新材料4大产业集聚区,在“十二五”期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到2015年达到388亿元,到2020年达到780亿元。”
C
整合资源 智赢未来聚川南商务高地之力
作为宜宾市唯一中心城区,翠屏区具有成为“川南商务高地”的先决条件。该区紧紧围绕宜宾市努力构建全省商贸物流中心、川南金融中心、川滇黔区域交通枢纽中心的目标,立足主城核心区的功能定位,努力建设大市场、着力打造大商圈、奋力发展大物流,加快了现代化商品流通市场体系建设。
去年以来,翠屏区紧扣宜宾“双百”城市目标需求,务实推进商务“倍增计划”。大力推进商贸中心建设,打造高端商业形态,在加快翠屏新区城市商业综合体等重点商贸项目招商建设的同时,实施“腾笼换鸟”工程,努力提升老城区商业业态和商业形象。大力推进物流中心建设,打造综合交通枢纽,全力服务临港区进港铁路建设、宜宾机场迁建工作,加快推进象鼻物流园建设,超前谋划宗场空港物流园发展。大力推进金融中心建设,在促进更多专业金融保险机构落户宜宾的同时,推动村镇银行、社区银行、担保公司等其他金融、非金融机构发展。
“我们宜宾真是越来越美丽了。”市民杨大爷对翠屏区三大公园改造后的“新颜面”赞不绝口,认为这是送给市民最好的春节礼物。人民公园、天池公园、流杯池公园的升级改造,把城区三大公园打造成了集旅游、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多功能公园,是宜宾推进“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大手笔。同时,三大公园的全新升级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更好去处,也展示了宜宾悠久的历史文化,吸引了更多游客观光旅游,成为翠屏区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打造川南商务高地,积聚腾飞之力的重要载体。
外向带动、高端承接。翠屏区通过积极参加“渝洽会”、“广交会”以及“西博会”,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开展小分队外出招商活动,与阳光一百集团、中锐教育集团、海富实业、重庆城中城集团、云南华川集团等30余家企业进行主动对接和洽谈,极力推荐招商项目。
2012年,翠屏区通过参加各种招商引资洽谈会、采取小分队外出招商、派人蹲点招商等多元方式,获取强劲动力。该区招商引资市外到位资金386237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5.99%,同比增长27.96%;省外到位资金290116万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8.41%,同比增长24.58%;当年实现新签约亿元以上市外项目14个,完成目标任务的175%。
D
统筹城乡 普惠民生绘富民乐民幸福之景
“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再也不用挨奔波之苦了。”在翠屏区象鼻产业园区一企业上班的石磊介绍道,以前他一直在广东务工,产业园的建设让他回到了家乡,“我在公司负责机械维护,工资3000元一个月,不比外面少挣。”
几年前,象鼻产业园区正式施工建设,以装备制造和机械物流为特色的产业园区,正逐渐从萌芽走向成熟。到2012年,象鼻产业园区已经引进26家企业,其中投产近20家。十里社区党支部书记苏坚彬告诉我们,社区现有1918人,其中农转非828人,不少村民在当地实现了就近就业。
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让农民变成了居民,使其享受了与城市无缝对接的文娱生活和社会保障。“政府给我们配备了音响,每周村上都要请舞蹈、音乐老师前来指导,每天晚上村民们都来村办公室前面的场坝里跳舞、唱歌,一般都要到10点钟以后。”村民罗学清说,他们村在去年的全镇文艺汇演中取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这都归功于近年来活跃在村上的文艺队伍,既给大家带来快乐,也给村上争来荣誉。
如果说新型城镇化让翠屏人的日子过得称心的话,那么,一项项民生工程的实施,则让翠屏人感到更安心和舒心。
医疗教育全面提档升位——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领域基础设施的上档升级,使城乡教育资源布局更加优化,公共文化、卫生、体育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城市“15分钟健康圈”已基本形成,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并成功创建为四川省义务教育示范区,基本实现医疗卫生全面对接、整体覆盖,大大地满足了翠屏人多方位的需求,使他们感受到生活的巨大变化。
生活环境不断改善——以路为市、老旧院落脏乱差、风貌无特色、进出口通道和城郊结合部治理难等一大批顽疾被清除。翠屏先后取缔双院墙、东浩街等近20个“街市”,新建了国风市场等10余个规范化标准市场。群众高兴地说:“原先买菜一脚泥,现在买菜成爱好。”
就业更充分——作为衡量“幸福指数”最重要的指标,“充分就业”在翠屏更是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惠民行动。翠屏把“就业”和“保障”作为“幸福”的现实注解,着力为群众提供就业保障。仅2012年,全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5485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118人。
勇立潮头志在先,异军突起看翠屏。
“回首过去,我们干就干成、不辱使命;面向未来,我们矢志不渝、信心满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翠屏将继续发扬“敢想敢干、干就干快、干就干成、干就干好”的翠屏工作精神,牢牢把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强区、川南商务高地、宜居幸福翠屏”而努力奋斗,早日实现“川滇黔结合部科学发展领先区”新跨越,为“宜宾在川南城市群中率先崛起,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多作贡献。
新闻推荐
要在川南城市群中率先实现次级突破,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报记者钟晓晴初步安排102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712亿元,开工宜宾至屏山新县城快速通道连接线、新机场至宗场快速通道等项目;加快建设宜...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