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宜宾市召开科学技术奖励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大会。会上,宜宾市政府用近200万元重奖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先进。自主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宜宾加速发展的“核心动力”。
□李丽龙 本报记者 钟晓晴
科技投入大 支撑企业扩能
“近年来,我们公司加大了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每年科研经费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6%以上。今年,公司准备再投资1748万元,增添科研设备和技术研发、管理软件。”12月14日,四川惊雷科技公司负责人在经验交流时说。
以生产金属复合材料为主的四川惊雷科技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金属复合材料生产厂家之一,每年研发的新产品、新工艺都有数十项,产品出口欧美等近十个国家和地区,每年新产品销售收入占全部销售收入的三分之二左右。
在科技投入中,宜宾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一大批企业在技改中转型升级:
——宜宾丝丽雅集团海丝特公司每年都从销售收入中按5%的比例提取科研经费。最近三年,企业销售收入每年递增10亿元,预计今年将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
——五粮液集团的千亿元技改扩能项目今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投产后,五粮液将新增10万吨商品酒生产能力,成为五粮液集团实现“千亿园区”战略的加速器。
——2010年入驻罗龙工业集中区的四川富正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今年投入8700万元,从茶多酚提取、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研发和改进,申请专利30项,已授权10项,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两条先进生产线。
……
在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投入机制中,宜宾市政府也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财政投入,市本级科技经费从2005年1993万元,增加到2011年的4209万元。从2007年起,宜宾市新增设了1000万元科技创新专项经费、1000万元技术创新担保专项资金、100万元专利专项经费,并逐年增加。
投入增加,回馈也倍增。仅1-10月,专利申请就达803件,同比增长47.4%,专利新增产值111亿元,同比增长18.5%。截至目前,宜宾累计申请专利6769件、授权5398件,专利申请量、授权量位居全省前列。
从2009年以来,宜宾市政府还立项支持了8个“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给予每个项目100万元启动资金支持,目前已有2个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同时,面向全球招聘博士94名、硕士881名,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科技人才支撑。
标准化建设 引领行业发展
如今,外地人只要到了南溪区,总要品尝一下豆腐干,南溪豆腐干成了南溪的一个品牌。
一个小小的豆腐干产业,产值竟达到近20亿元,这得益于南溪区以科技为支撑,针对豆腐干产业,着力打造品牌和实施标准化生产。
此前,落户于南溪区,投资1000万元建成的四川省豆类制品质量检测检验中心,占领了该行业的技术高地。目前,投资1.5亿元建设的豆腐干研发中心即将投入使用,使南溪豆腐干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品牌效益进一步凸显。2011年,南溪豆腐干产值超18亿元,预计“十二五”末产值将突破45亿元。
南溪豆腐干产业仅仅是宜宾引领行业标准发展的一个缩影。
作为“中国白酒之都”,宜宾加大了白酒行业标准化建设,建立了白酒产品质量保证体系。《宜宾酒》等系列地方标准的制定,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能指导和约束全市白酒生产销售行为的完整体系。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浓香型白酒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落户五粮液,让宜宾酒企占领了标准化的制高点。
普什集团研发的 《高速铁路轨道板全液压磨床》,把承轨台双边两次磨削工艺改为一次磨削,提高了磨削生产效率,由每天铺板50块提高到每天100多块。该成果的指标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的空白。目前,该技术已经应用于京沪高速铁路、津秦和石武铁路客运专线。
南山射钉紧固器械有限公司独家起草了《射钉》、《射钉弹》、《射钉器》三个国家标准,成为国内唯一集科、工、贸为一体的射钉紧固器材科研生产基地。
通过实施标准化战略,目前,宜宾有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承担单位1个,市、县两级标准化专业技术组织3个,主导或参与了20多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编制修订工作,制定地方标准35个,牢牢把握了标准的话语权,同时提升了企业在竞争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新闻推荐
坚持把“宜居”放在首位,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建设全过程,加强交通、能源、供排水、防灾减灾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及居住服务功能。调查一座县城的“美丽”成长土地还是原来的土地,...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