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庞峰伟
12月19日,因关注环保题材而享有“生态画家”之称的陈泽鲲在宜宾举办“人与自然,走近宜宾”主题油画展,这是他今年3月在瑞士举办 “人与自然,走进瑞士”画展后,首次来到四川办画展。展出的40幅佳作不仅展现了宜宾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也蕴含着艺术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思考。
用画作表达环保意识
画面中,一根干枯到开裂的树墩上长满青苔,其状酷似世界地图,背景是灰蒙蒙的工业社会。这幅名叫《残状载体》的油画,曾被联合国环保署选为环境保护宣传画。
陈泽鲲告诉记者,“树墩上的世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在德国时的一次经历。2006年,陈泽鲲到德国波茨坦的一间画室工作,他常常到附近的原始森林散步。“有一次,我偶然看到一个树墩上长满了青苔,很像世界地图的形状,让我十分好奇。”当他第二年再次来到这片森林散步时,树墩仍然在,却已经腐烂,而青苔早已分解得不见踪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陈泽鲲由此联想到人与地球的关系,如果不好好爱护这片土地,人类是不是也终将像青苔一样消亡?
陈泽鲲最早注意到环保题材要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闯荡深圳之初,“我的老家在湖北荆州江陵县农村,每年回家时,看到家乡的河流要么枯竭,要么被严重污染,非常痛心。”陈泽鲲说。为了唤起更多人的环保意识,陈泽鲲走上了生态主题的油画创作之路。
把宜宾之美绘于笔端
“两年前,一个非常好的朋友一直推荐我来宜宾创作。”当陈泽鲲真正来到宜宾时,被长江、岷江、金沙江三江汇合处的壮美景观深深吸引了,“而当第二次再来时,我就想,要是在这个地方画上一年半载的画,那真是一种享受!”他最终得以偿愿。
陈泽鲲在宜宾创作的油画中,《印象三江》是投入精力最多、耗时最长的画作。他先后去了十几次三江汇合处,“有一天晚上,我看见在霞光的映照下,三江汇合处以及整个城市,还有远处的山峦起伏都给人一种崭新的色彩印象。”这幅色彩斑斓的佳作随之而出。
江河景观、蜀南竹海、稻收场景……展出的油画中,陈泽鲲把宜宾的美丽风光一一纳入笔下。陈泽鲲说,能居住在宜宾是件很幸福的事,宜宾不仅有美景、美酒、美食,还有独有的人文气息,“我已经把自己当成宜宾人了。”
新闻推荐
国税增长15.7%,地税增长18.51%本报讯(记者万瑶熊筱伟)在经济下行压力和结构性减税影响下,四川省国税地税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记者1月14日从全省国税工作会和全省地税工作会上获悉,2012年四川省国...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