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铃 文/图
宜宾南溪区官仓街,一片低矮平房在周遭现代建筑的包围中很不起眼。高耸的马头墙有些风化,木质的门窗留下了日晒雨淋的痕迹,这片沧桑的老宅,是民国时期当地陈姓大糖商的私宅,也是朱德元帅的旧居——1917年至1922年,朱德曾在这里断断续续居住。
平定南溪境内匪患
入秋的南溪,空气中多了一丝凉爽。住在这里的陈德清老太太,悠闲地整理院子里的花草。她从出生到今,已在这里生活了74年。“这片房子有3幢,每幢都是复合式四合院布局,是当年我做糖生意的祖父购置的私产,有一千多平方米。”陈德清介绍。
从临街房进入院子,有一个面积约十几平方米的小院,这就是前厅。“当年这里有一块精雕细刻的屏风,后面堂屋的门前曾挂有一幅朱德和革命家孙炳文一起书写的对联。”陈德清说。
朱德在南溪留下旧居,还得从他参加护国军北伐袁世凯说起。当年,他在泸纳战役中战功显赫,被提升为护国军第13混成旅旅长兼泸州城防司令,驻守泸州。从1917年到1922年,朱德便居住在与泸州相邻的南溪。
种下名贵山茶花
9月,老宅天井里的桂花散发着幽香,几盆兰草亭亭玉立,茶花长得郁郁葱葱。陈德清指着一株并不起眼的茶花告诉记者:“这就是朱德当年亲手栽下的。他从云南大理运了20株、10种名贵的茶花回来,全部栽在这个花园里。可惜,现在只剩下这一株了。”
正对花园的两间厢房,是朱德的书房和卧室。“书房里的椅子、茶几的原件,已经捐给了中国军事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陈德清说,书房里原来还有一套朱老总的《二十四史》,有他从欧洲带回来的刀叉等餐具,都分别捐给仪陇的故居和北京中国军事博物馆等。
南溪区文体局局长万敏透露,朱德旧居1988年成为县级文保单位。今年年底,计划将陈家老宅建成南溪历史文化陈列馆。除了朱德旧居将修旧如旧,还争取把这里建成南溪革命历史文化厅和南溪历史文化名人厅,让这里成为红色旅游的集中地。
新闻推荐
[开栏语]近10年来,四川省文物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建成227座博物馆、纪念馆,245项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项目全面完成,一大批重要遗址和珍贵文物得以抢救保护。为展现四川省文物事业的10年成就,本报即...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