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宜宾县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宜宾新闻 > 正文

万名境内外嘉宾和客商家国际知名商协会组织负责人和一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9-25 17:48   https://www.yybnet.net/

8万名境内外嘉宾和客商、200家国际知名商协会组织负责人和一大批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高管参会,近4600家企业参展、规模和规格均超上届……作为西部对外开放的最大窗口和最重要平台,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的种种数据让人心动。“现代化中国酒城、四川省‘两化\’互动先行示范区、四川第一大港……”厚积而薄发的泸州市坐拥多张名片,笑迎八方宾朋。

□刘川

提要

“未来5年,我们将围绕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的目标,着力推动酒业高端化、品牌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泸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16年,全市白酒产业工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利税总额突破250亿元,将白酒产业打造成为支撑现代化“中国酒城”建设的首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白酒金三角腹地崛起现代化中国酒城

近10万张西博会门票和证件上印的是泸州市的宣传语 “中国酒城·醉美泸州”。

宋代黄庭坚就曾写诗称赞泸州“江阳酒有余”,如今,酒,不仅是泸州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名片,也是这个城市独特的灵魂。

2008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白酒产业战略构想,旨在打造中国的“波尔多”国际品牌,让川酒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

“在北纬28度、沿长江两岸的泸州,是最适合酿造优质蒸馏酒的地方。”联合国粮农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泸州、宜宾、赤水河流域等位于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核心区。

“通过政策扶持、龙头带动、集群发展、品牌战略等措施,泸州把酒业作为‘一号产业\’来倾力打造。”泸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1年,全市白酒产量达114万千升,比上年增长16.7%;实现销售收入467亿元,比上年增长32.6%。

泸州老窖和郎酒集团这两大龙头企业表现尤为突出,2011年酒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167亿元和100.6亿元。

“未来5年,我们将围绕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腹地的目标,着力推动酒业高端化、品牌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泸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2016年,全市白酒产业工业增加值突破500亿元,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利税总额突破250亿元,将白酒产业打造成为支撑现代化“中国酒城”建设的首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离成都300多公里外的泸州市黄舣镇,泸州老窖集团总裁张良下班后喜欢沿着园区散步。微风吹过,带来浓浓酒香,在他前面,长江划过一道C型孤线,绕半岛东去。依托名酒泸州老窖建起的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于2006年在此起航,目前已有7500亩的规模,在他身后的泸州老窖现代农业示范区8000亩酿酒高粱专业基地已具雏形。

依托泸州老窖这一龙头企业,酒业上下游玻瓶、制盖、包装材料和物流企业集中于园区,不仅提供了众多商机,还形成了一条共同的创富链。

泸州老窖所代表的酒业集中发展区仅仅是泸州产业链配套完善、园区发展的一个缩影。

“依托德国巴斯夫、林德集团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泸州已形成酒业、机械、化工、能源4大支柱产业。”泸州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到2015年,泸州将力争建成年销售收入超500亿元的产业园区1个,超过200亿元的5个。

提要

泸州港,2003年开港,是全国28个重要内河港口之一,它以成都为中心、打造四川向上海的通道,成德绵为其最主要的腹地。2011年底,投资近5亿元、全长14公里的泸州港铁路专用线建成通车后,泸州港成为长江沿线第一个直通铁路的集装箱港口,也是四川省第一条铁水联运通道。

四川第一港夯实产业喷发的交通基础

9月的泸州港口,一片繁忙景象,一瓶瓶香醇的酒浆从这里出发,沿江而下,运抵西博会展区和海内外各地。

泸州港是全国28个重要内河港口之一,泸州港集装箱码头,2003年开港,它以成都为中心、打造四川向上海的通道,成德绵为其最主要的腹地。2011年底,投资近5亿元,全长14公里的泸州港铁路专用线建成通车后,泸州港集装箱码头成为长江沿线第一个直通铁路的集装箱港口,也是四川省第一条铁水联运通道。

经过近十年的建设,泸州港正在填补四川建设西部物流中心最薄弱的一环—水运。泸州市航运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泸州港货物吞吐量稳中有升,逆市飘红,完成1217.6万吨,同比增长2.6%。

“今年以来,昆明货物经铁路运往泸州港下水的批次不断增加,川内化工产品选择泸州港出口的越来越多,一些船务公司也在积极增开轮班。”泸州港集装箱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了内外部因素的推动,泸州港在全国港口经济低迷的情况下,实现了吞吐量稳中有升。

泸州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2年泸州港预计货运吞吐量将达2000万吨以上,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3万标箱,力争突破15万标箱,“我们还分别与成都、武汉两市签订了港口物流的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

泸州港已成为四川及滇东、黔北地区通江达海最重要的出海通道和实现江海联运的枢纽港。

未来更加可期。据透露,11月初在成都举办的2012年中国(四川)国际物流博览会上,泸州市还将打包港口及临港物流园区发展商机,向海内外客商推介,旨在积极引进港口物流发展战略要素,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参与重点港口、物流园区的建设。

泸县云龙镇,一个空港小镇正在加紧规划中。

目前,泸州机场已经成为4C级标准的国家重点支线机场,并已开通了泸州至北京、广州、上海、昆明、贵阳、深圳等航线。计划投资15亿元兴建的泸州新机场建成后将成为川南最大的机场,今年底将全面开工,预计在“十二五”期间建成投用。

9月10日,成自泸赤高速公路成都至自贡段建成通车。年底,自贡至泸州段有望通车。

这是一条寓意深刻的大道。从泸州到赤水只要20分钟,延伸下去,穿贵州,越广西,前面就是北部湾或珠三角浩瀚的大海。这条路,将是继水运之后,另一条便捷的东南向出海大通道。

从空间来看,成自泸赤高速公路东连重庆两江新区,西接天府新区,将两大国家级新区联系在了一起;再看远些,经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可直达北部湾,这就等于将北部湾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两大国家级经济区联系在了一起,四川对外开放整体格局,将因此迸发出更多的激情与活力。

不仅如此,纳黔、宜泸渝、成自泸赤等高速公路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泸州至滇东、黔北、渝西及内江、自贡、宜宾、叙永1小时经济圈已形成。

在泸州,一个大通道、大港口、大物流的物流骨架悄然形成,产业喷发的交通基础已经夯实。

提要

作为成渝经济区沿长江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泸州依托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选取紧靠主城区、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着力建设和培育未来发展新的增长极——“江南新区”。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孕育现代化新城

“没想到家乡这几年变化这么大,没想到人们生活的这么好。”9月初,奥运冠军邹凯带领国家男子体操队同事游览泸州时,连用几个“没想到”来概括这次家乡之行。

黄舣镇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里,纵横交错的道路两侧,次第排开的是一座座灰顶白墙的川南民居式工厂。在这里,一个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未来发展新的增长极——“江南新区”正呼之欲出。

“江南新区”东起合江临港工业园区,西至纳溪泸州化工园区,北含长江黄金水道,南以宜泸渝高速公路沿线乡镇为界,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现有人口约60万。区域内汇集了5大产业园区,建成面积已达17平方公里,有规模以上企业180户,2011年完成产值约350亿元。

酒城未来更可期。

“江南新区”重点发展沿江地带,形成“六城六园、一带、多通廊”的整体空间结构;“一带”为沿长江经济发展带;“五园”包括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泸州轻工业园区、泸州机械工业集中发展区、泸州化工园区、合江临港工业园区,旨在通过园区建设、产业发展和城镇组团的打造,彰显“产城一体”特色,辐射带动周围农村区域的发展,努力打造全省“两化”互动、“三化”联动、产城一体、城乡统筹的示范区。

“江南新区”走组团式发展之路,其“六组团”包含城南组团、沙茜组团、泰(安)黄(舣)组团、纳溪安富组团、合江县城组团、榕山组团。

按照规划的发展目标,到2016年,“江南新区”将实现产值1000亿元,城市及乡镇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95万人;到2020年,实现产值2000亿元,城市及乡镇建成区面积130平方公里,聚集人口120万人。

2012年,泸州市将抓紧启动并按计划完成江南新区和临港物流产业园区规划,完成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两江四岸城市风貌规划设计》和《城市进出口通道景观设计》以及其它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城市规划区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100%。此外,在新村建设规划方面,将突出地方特色、民族风格。

目标已定,愿景可期;江南新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滚滚奔流的长江水见证着醉美泸州应和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坚定前行的步伐!

对话

开放的泸州商机无限

——对话泸州市委书记刘国强

问:为什么说投资中国酒城商机无限?

答:泸州发展具有区位优势独特、交通运输便捷、自然资源富集、产业基础坚实等众多利好。

随着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成渝经济区建设全面开展,泸州正面临着“一区一城一角”3大发展机遇:“一区”,即我市叙永县、古蔺县被国家列入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开发规划,合江县列入了四川省级乌蒙山片区扶贫规划;“一城”,即我市被列入四川唯一一个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试点市;“一角”,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战略部署,并在乌蒙山片区扶贫规划中列入国家战略层面。

立足这些难得的历史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泸州市委、市政府正带领全市人民全力实施“156”发展战略。“1”就是“一大战略目标”,即全力建设现代化 “中国酒城”。“5”就是 “五大战略任务”,即:到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等5项经济指标在2011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6”就是“六大战略重点”,即:发展大产业,成就一个实力更强的泸州;建设大城市,成就一个独具魅力的泸州;构建大枢纽,成就一个通畅顺达的泸州;繁荣大文化,成就一个文明向上的泸州;推进大开放,成就一个充满活力的泸州;改善大民生,成就一个和谐幸福的泸州。

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将推出175个重点招商项目,投资总额2046.78亿元,涉及产业园区、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优势资源、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等众多领域,希望广大客商能从中寻找到更多的商机。

问:进驻泸州企业能享受什么优惠政策?

答:投资泸州除享有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及国家、省制定的相关政策外,我们还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在财政、金融、税费、用地等方面尽量给予投资者最大优惠。

我市各区县、各部门也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通过补助、贴息、减免等方式给予投资者大力支持。特别是去年年底,我市制定了《关于承接产业转移的实施意见》,在财税、金融、投资、土地等方面加大了政策引导、扶持力度。

我们还根据投资者的投资情况,制定了“大发展、大支持”、“一事一议”等灵活、务实的政策措施。特别针对重点扶持的产业化龙头项目、重点产业项目等,我们将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尽最大限度给予企业优惠政策和有力保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另外,泸州在资源、劳动力、土地、环境容量等方面都具有后发优势,生产要素充裕稳定,水、电、气、用地等价格均相对低廉。泸州正着力打造山水园林城市,整个城市依山傍水、生态宜居,教育、医疗、文化、卫生等事业齐头并进,投资者的生活配套也有良好保障。

新闻推荐

记者朱丽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成都市文

本报讯(记者朱丽)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旅游局、成都文旅集团主办的《国画·全图三国》国际巡展于10月9日在台湾台北市开展。此次活动展出了叶毓中根据《三国演义...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万名境内外嘉宾和客商家国际知名商协会组织负责人和一)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