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川省酿酒高粱面积和产量有望突破150万亩和4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产业聚集度提升,泸州、宜宾、自贡3市酿酒高粱面积占全省的78.3%□订单生产率提升,全省共签订单面积98.9万亩,占高粱面积的65%
本报讯(记者 许静 余普)川南高粱又红了!近日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今年四川省头季高粱已基本收获,据调查统计,今年全省酿酒高粱面积有望首次突破150万亩,总产有望首次突破40万吨,再创历史新高。
四川省酿酒每年消耗高粱100万吨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高粱籽销区,每年需从北方调入80万吨左右。为解决白酒产业“口粮”之困,四川省从2009年开始强力推进高粱产业基地建设,经过近3年努力,酿酒高粱面积和产量均有望实现翻番。
今年,四川省继续把酿酒专用高粱基地建设作为推动“中国白酒金三角”战略的重要工作来抓,项目支持、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其中省财政专项投入达5080万元,泸州、宜宾两市财政分别安排专项资金3597万元、1614万元用于酿酒高粱产业发展。财政投入进一步撬动社会投入,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郎酒集团等20余家酒业企业、粮贸公司、专业合作社共投入1831万元,用于有机高粱基地建设、技术指导和培训,比上年增加794万元,增76.6%。
酿酒高粱产业聚集度进一步提升。据调查统计,今年泸州、宜宾、自贡3市的酿酒高粱面积有望达到118.5万亩,扩大33.5万亩,增39.4%,占全省酿酒高粱面积的78.3%。
各地把酿酒高粱基地作为酒类企业的第一车间来抓,以高产创建为抓手,通过“名酒名园名村”、“百里高粱产业带”等模式,切实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基地能力建设。今年全省酿酒高粱良种覆盖率达到75%以上,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高产高效粮经复合模式推广面积达55万亩,扩大17万亩。
提高产销衔接力度。四川省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酿酒高粱生产、经营中逐步起到主导地位,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今年,全省参与订单生产的专业合作社达93个,增30个;60余家企业以保底价的形式参与酿酒高粱订单生产,共签订订单面积98.9万亩,增加31.9万亩,占全省高粱面积的65%,提高5个百分点。
新闻推荐
只要有外地朋友来访,宜宾南溪区的黄颖总会在KTV唱歌的时候,得意地放歌一曲《相聚南溪》。这是南溪2008年打造的原创歌曲,因为旋律优美、歌词利于传唱,很多南溪人都会哼上两句。如今,这些优美的歌曲已...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