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宜宾县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宜宾新闻 > 正文

本报记者陈四四日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联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8-10 18:08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陈四四

7月15日-23日,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联合主办的“北京大学第五届全国中学生考古夏令营”在四川举行,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区的82所重点中学学生和历史老师“转战”广汉、成都、乐山、宜宾、自贡等地的古代遗址、博物馆和考古工地,完成了一次四川古代文明探索之旅。

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说,这不仅是四川第一次举办考古夏令营,也是四川省对公众考古的一次新探索。

与古蜀文明亲密接触

开营当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赵辉、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等省内外名家首先给师生营员们带来了 《三星堆与古蜀文明》等4道考古学 “大餐”。带着教授们指点的“窍门”,成都龙泉一中学生刘珠曼站在世界上最大的青铜纵目人像前,“为什么古蜀人如此重视刻画眼睛?”青铜面具上眼睛瞳孔部分都做成了圆柱状。原来,这与古蜀人祖先蜀王蚕丛有关,蚕丛生活在岷江上游的汶山郡,这个地方严重缺碘,蚕丛眼睛格外突出的特点被后人在塑造神像时抓住,并进一步“神化”。

金沙遗址太阳神鸟、永陵博物馆24乐伎、雄伟的乐山大佛、悬崖上的僰人悬棺、侏罗纪时代的恐龙化石……无一不让师生营员们惊叹、疑问。

江苏省宝应中学解元在三星堆博物馆旁的一家手工作坊里,第一次看到了青铜器的制作流程,当天晚上回到宾馆,解元用文言写作了一篇《青铜记》大发感慨。“我拍了很多照片,准备回去整理了贴到学校橱窗。”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历史老师姜健说,今后他就能告诉学生,在遥远的四川,古蜀人制作的青铜器如何神秘。

公众考古打开一扇“窗”

来到一个正在进行考古发掘的工地——三星堆中晚期聚落遗址,全部营员被分为12个组,每个组负责一个探方。每位营员都领到一把小铲子,在指导下,大家开始用小铲子一点一点刮土。第5组负责的探方里,渐渐有东西从土层中暴露,“好像是灰坑!”广州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蔡文佳兴趣高涨。她看到了陶片的一角,用竹签把陶片周围的土挖松,小心地将陶片取出来。渐渐的,第5组从灰坑中发掘出了石斧、陶斗等。而第4组的刘珠曼花了一天时间,蹲得脚发麻,腰酸背痛,铲出的却全是黄泥,一点收获也没有。“考古一点不轻松,和电视上看的差别太大了。”刘珠曼感叹道。

“考古夏令营属于公众考古,还是一个新的探索。”高大伦说。已连续举办了四届考古夏令营的北京大学公众考古与艺术中心办公室主任刘庆华介绍,“考古夏令营人数年年递增。今年,全国有600多人报名,最后挑选了300多人参加,到四川的有160多人,另外有150多人前往浙江。”

据了解,全国10多所中学已成立了考古社,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接触考古。第三次参加考古夏令营的姜健老师告诉记者,他所在的江苏省沭阳高级中学从2010年起成立了考古社,已吸引了200多名学生参加。去年姜健带学生到长城,学生们自发捡拾长城上的垃圾,“当时我非常感动,同学们已经有了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吴晓铃文图青石台阶被踩出深深的凹槽上吨重的

□本报记者吴晓铃文/图青石台阶被踩出深深的凹槽,上吨重的城墙石头留下风化的印迹,唯有雕梁画栋的城楼看上去依然巍峨壮观……一段在宜宾南溪区临长江而建的明城墙,长2公里。它是万里长江边上保存最...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本报记者陈四四日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联)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