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铃 文/图
青石台阶被踩出深深的凹槽,上吨重的城墙石头留下风化的印迹,唯有雕梁画栋的城楼看上去依然巍峨壮观……一段在宜宾南溪区临长江而建的明城墙,长2公里。它是万里长江边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池防御工事。目前,南溪已确定对这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整体保护和打造。
条石砌成明城墙
北宋时期,随着人口发展,在李庄设立的政府治所渐渐搬到现在的南溪,官府修筑土城墙,就此形成南溪古城的雏形。
然而,土质城墙不经洪水浸泡,长江洪水不时地危害着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明天顺年间,南溪知县邓寿春个人捐赠大量银两,再向朝廷申请支持,开始了城墙的修筑。对南溪历史颇有研究的本地人涂安华告诉记者,明城墙以纵向卧砌条石为主,高4米,周长3公里,把南溪城团团包围,既可防洪,又能抵御匪患入侵。然而清顺治年间,因为镇压张献忠农民起义,城墙遭到破坏。后来在清乾隆年间、民国时期和现代多次进行增修培补,这才有了现在的格局。
有意思的是,不同年代的修补造成迥然不同的效果。涂安华指着城墙介绍,明代修筑的城墙,条石是纵向卧砌,条石的长度就是城墙的厚度,因此墙体很厚。但到了清末民国初,修复时的条石改为横砌,再垒以大号青砖,相比明城墙就薄了一些。不过,清代的修复显然在防洪功能之外,更注重城墙的战争功能。这段城墙,全部筑上双层城楼和1米高的马墙,再修近一米的垛口,把原来的城楼从7座增为9座,炮台也相继增加了十余座。
历经数百年的古城墙,尽管墙体内已经长出粗壮的树木,但看上去仍坚不可摧。尤其城墙之上的文明门、广福门、望瀛门几座城门雄踞江岸,气度非凡。这批城楼采用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重檐或单檐歇山顶式建筑风格,小青瓦覆顶,檐下施滴水;正脊塑二龙戏珠、灵芝彩云。即使现在,在文明门也能看到屋脊的戗脊饰仙人、狻猊等脊兽。
影视剧组的最爱
保存完好的古城墙和城楼,是南溪一景,也是影视剧组的最爱。1983年,电影《自古英雄出少年》火遍全国,片中天地会的遗孤所隐匿的江边小城,就全在南溪取景。
作为电影当年的群众演员之一,涂安华对当年的拍摄情景记忆犹新:“当时香港著名制片人夏梦筹拍这部电影,为了寻找一座合适的沿江古城,乘船从南京溯长江而上。到了南溪,连叹‘天助我也\’。”
据涂安华说,当年拍戏时,南溪的多条古街还保存完好,文明门正对的码头,还保留着清代的模样,因此电影在南溪几乎拍摄了一个月左右。由于电影需要400多位群众演员,他也被安排在电影里扮演一个菜贩,每天在文明门下挑着担子走来走去。后来电影公映,他在片中看到巍巍的文明门时,还激动了许久。
最近几年,《镖王》、《雾柳镇》、《我的法兰西岁月》以及《青年刘伯承》等多部影视剧相继在南溪古城墙取景。
2007年,南溪古城墙被评为省级文保单位。为避免古城墙遭受现代文明的进一步侵蚀,如今,南溪旧城风貌改造总体策划方案也将古城墙纳入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现存的城墙、城楼将得到进一步保护,还将恢复部分损毁的城楼。附近的几条古街,也将恢复旧日风貌,再现曾经繁华的码头文化。
新闻推荐
签约221个项目总投资845.42亿元本报讯(记者祖明远)9月24日,宜宾市产业投资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在成都举行,宜宾签约221个项目,总投资达845.42亿元。副省长刘捷出席推介会和签约仪式。在当天的产...
宜宾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宜宾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