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新闻 南溪新闻 宜宾县新闻 江安新闻 长宁新闻 高县新闻 筠连新闻 珙县新闻 兴文新闻 屏山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宜宾新闻 > 正文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落实服务群众八件实事一周年启示

来源:四川日报 2012-07-09 18:24   https://www.yybnet.net/

——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落实服务群众“八件实事”一周年启示

6月19日下午,成都强制隔离戒毒所内充满平安、和谐、温馨的气氛。“6·26”国际禁毒日前,省司法厅和省劳教局邀请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学校、戒毒人员亲属等到戒毒所内,宣传禁毒戒毒工作。

活动进行至尾声时,感人的一幕出现了:一名学员饱含深情地朗读给母亲的一封信后,10余名学员走上舞台,向其母亲三鞠躬,拥抱眼前最爱的亲人。当学员们双手搭在母亲脖子上,身体靠拢,为母亲梳理因自己而催生的白发时,全场顿时鸦雀无声,悔恨、愧疚、谅解、包容……浓浓的亲情、无声的交流、滚烫的泪水,感染着现场每一个人。

邀请亲属到戒毒所与戒毒学员互动,用亲情培养他们自觉“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只是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开展“警民亲”服务群众“八件实事”活动的一个场景。

一年前,省司法厅主要负责人公开向社会承诺,为群众办好“八件实事”:构建“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人民调解化纠纷促和谐、建立法律服务绿色通道、开展亲情帮教大走访、法律顾问进万村、法制宣传进万家、坚持阳光执法、开展外来企业专项服务。

用心把实事办实,用情把服务做优。一年来,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以“服务群众、管理创新”为主题,将“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体现在为群众做的每件实事中,用行动诠释执法(业)为民,给人以启示。

服务大局 彰显主流

妥善协调处理外来企业投诉211件

“我们走投无路时,找到四川省外来企业投诉中心,没想到不到半年,他们就帮我们解决了所有问题。”3月20日,成都锦尚置业公司董事长助理沈国龙感叹的同时,还向省政府外来企业投诉中心送来锦旗,感谢省外来企业投诉中心高效履职为其解忧难。

为送这面锦旗,沈国龙专程从上海飞赴成都。沈国龙所在的公司在成都市区有一座25万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商业中心,可该项目启动8年、投入近5亿元,却迟迟未能开工。省外来企业投诉中心知道情况后,积极协调,为其投资发展扫除障碍,一直拖延的项目得以顺利开工。

2011年7月,作为省外来企业投诉中心副主任,省司法厅主要负责人给在川150家外来企业写信,并附上调查问卷,多次召集外来企业老总开会了解诉求,还向他们公开自己私人邮箱,接受工作投诉。

一年来,省司法厅主要负责人的这种坦诚带来聚合效应。在外来企业专项服务中,各级各地司法行政部门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工作人员、律师、法律服务工作者深入当地企业,了解诉求,帮助分析发展中的法律问题。

“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需要外来企业支持,作为政府部门,我们有责任为他们畅通诉求渠道,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特别是法治环境。”省司法厅主要负责人说,除整合24个成员单位、商会的外部资源外,司法行政管理的律师、司法鉴定、公证、法制宣传等内部资源也逐渐整合起来。

据统计,一年来,省外来企业投诉中心共问卷调查外来企业3458家,主动走访外来企业、商会2028次,妥善协调处理外来企业投诉211件,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同时,还积极拓展法律服务“绿色通道”,针对当地政府的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累计提供专项法律服务4159件,为企业开展法律体检6153次,建立企业“法律健康档案”2900多件。调查结果显示,参与调查的外来企业对四川投资环境总体评价“较好”以上达86%。

此外,随着“外来企业专项服务”活动深入开展,各地开始探索主动服务外来企业的新机制。5月23日,攀枝花市司法局分别在具有代表性的外来企业攀枝花兴辰钒钛有限公司、米易县境内大型外来企业四川安宁铁钛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法律服务工作室,标志着攀枝花市首批法律服务工作室正式入驻外来企业。

打“组合拳”渐成常态

整合服务资源效果日显

一年来,省司法厅主要负责人几乎逢会必讲的“做加法、做乘法、打‘组合拳\’”的思路,在实际工作中效果逐渐显现。

1月6日,对锦江监狱239名刑释人员来说,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当天,他们在四川省唯一一所出监监狱完成职业技术培训和社会适应性训练后,重获自由。

当成都籍服刑人员王某走出监狱大门时,他发现在门外迎接他的,不仅有其老家的县司法局、镇司法所工作人员,还有乡镇干部。当天,成都市16个司法局、司法所派出专车到监狱接人,待刑释人员回到户籍所在地,便立即与当地有关部门及其亲属进行交接。“这种变化折射出司法行政系统的资源开始进一步整合了。”当天在现场的成都市司法局一位副局长说。

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司法行政系统的监所职能还在向社会延伸,以前不被人熟悉的监狱、劳教(强制戒毒)所逐渐融入社会。一年来,全省共走访服刑人员、戒毒人员亲属4.2万余人次,走访社区矫正人员及亲属近8万人次;回访刑释解教人员9000余人次,累计组织开展社团帮教400余场次,志愿者帮教1500余次,亲情帮教100余场次,受帮教人数达12000余人。

此外,四川省还从去年开始,在泸州籍服刑人员所在的川南监狱、宜宾监狱等5所监狱内试点网络探视系统建设。目前,泸州市142个乡镇(街道)司法所、泸州市劳教(强制戒毒)所和5所监狱均按统一标准建立起专门的网络探视室。泸州籍服刑(在教)人员及其家属分别到监区及居住所在地的乡镇(街道)司法所申请、审核,3至5天即可实现网上“见面”和“对话”。

整合资源,共同做好服务工作,还体现在监(所)和司法行政系统其他资源的紧密配合上。截至2011年底,全省有35个监狱和8个劳教(强制戒毒)所建立起法律援助工作站。去年共签订服刑人员法律援助协议137件,承办93起法律援助案件,维护了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

打“组合拳”还在朝着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如在构建“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中,一年来,全省推行代理法律援助申请制度,将全省800余家律师事务所和近1300家基层法律服务所变成法律援助的接待站、受理点和宣传窗口。同时,推行法律援助“一站式”服务,在符合条件和材料齐全的情况下,“一站式”办妥申请、受理、律师指派等全部手续。“整合后,受援群众可基本实现‘进一道门,办完所有事\’。”省法律援助中心主任刘贵文说。

紧贴民生 温暖人心

一年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万余件

2011年3月,成都市金牛区五里墩东街居民何某因交通事故死亡,其妻林某顿时面临着既无工作单位,又无经济来源的困境。同时,林某的女儿又正上初中,家中75岁的婆婆也需要照顾。2011年5月,彷徨无助的林某试着走进社区法律工作室。

在社区法律援助志愿者宋雯婷帮助下,2011年9月5日,金牛区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判令被告及保险公司支付赔偿款27万余元。拿到判决后,林某感动不已:“原本只想咨询一下,没想到立即得到了法律援助,谢谢帮助我的好人们!”

林某能走出困境,源于金牛区的 “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活动。根据当地的情况,群众在社区就可向法律援助志愿者咨询,并完成受援资格初审。像林某这样符合条件的受援人,社区的法律援助志愿者就可为其提供法律援助。

“目前,‘一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已覆盖全部城镇居民和绝大部分农村居民。”刘贵文说,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援助机构以 “使每个法律援助需求者,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一小时内能够找到一家法律援助工作机构”为工作目标,让群众能得到更加便捷的法律帮助。

目前,全省新增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700个,使这一类站点达到4001个,覆盖了全省86%乡镇(街道)。

法律援助站点的增多增强了服务能力。一年来,全省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4.1万余件,服务受援人群37万余人次,为困难群众挽回和避免经济损失5.8亿元。此外,目前全省196家执业公证机构已全部建立公证服务 “绿色通道”,共计办理预约上门公证8755件,服务群众14070人次,累计减免公证服务费用612.9万元。快速受理涉及民生的司法鉴定1.8万件,减免司法鉴定服务费用200余万元。

新闻推荐

亿元市外资金到位今年上半年宜宾到位资金大幅度增长全

311.6亿元市外资金到位今年上半年,宜宾到位资金大幅度增长,全市共履约市外项目399个,到位市外资金总额311.60亿元,同比增长47.58%,完成目标任务的61.34%。11479人高考本科上线今年宜宾普通高考再上新...

宜宾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宜宾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落实服务群众八件实事一周年启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