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个亮点小区示范引领社区环境专项治理——
□李丽龙 本报记者 钟晓晴
闹心小区变亮点小区
“以前,这里曾是一条脏乱差的小巷,今年整治后完全变了样,每天从这里出入,看见四处干干净净的,感觉舒服多了。”7月16日,住在宜宾市翠屏区西街200号小巷里的居民曾大姐告诉记者,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彻底改善了小区环境,让居民们更舒心了。
小区的变化让人随处可见:地面铺设了统一的地砖,周围老民房外墙粉刷得像新房一样,护栏、雨棚统一规范了,新的环卫设施有了,文化墙、宣传栏增添了小区的文化氛围……整治后,整条小巷焕然一新,一些高档商品的专卖店也随之入驻,人气渐旺。
位于宜宾中心城区的人民社区246号小区,同样曾是一个脏乱差小区,这里没有物管,小区路面凹凸不平,大院里车辆横七竖八,各种管线就像蜘蛛网,25户老旧棚户居民共用一个旱厕,臭气熏天。“地上脏,头上光,三更半夜闹得慌。”居民们对小区环境怨声载道。
面对居民渴望改变现状的要求,从2010年开始,宜宾市翠屏区对小区进行整治,将这个无人管理的小区落实专人进行管理,对路面进行硬化,引导居民将杂物整齐堆放,把旱厕改造成了水冲式厕所。如今,小区成了翠屏区的亮点小区,小区环境好了,居民们皱起的眉头舒展开了。
从2010年起,翠屏区开始对宜宾中心城区无物管的纯居民小区进行重点打造,共打造18个亮点小区,彻底改变了这些小区脏乱差的现象。据统计,宜宾在全市十区县共打造了47个亮点小区,完成省上下达任务数的204%。
从最难处抓社区环境
“抓社区环境专项治理要从最难处、最差处抓起。”宜宾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向辉礼常这样说。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该市从上到下都敢于从最差的小区打造亮点做起。在社区环境专项治理过程中,主要对城区老旧居民区和城乡结合部的 “城中村”进行打造,通过集中收集居民垃圾,完善小区内果皮箱、垃圾池、污水管网等硬件设施,完善管理机制,建立小区卫生保洁的定期督查、考核、评比制度,配备卫生监督人员等措施,小区的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一个个亮点小区随之展现。
同时,宜宾还规划整顿了一大批市场。在中心城区,规范了匡时街农贸市场、学盛街再就业一条街、林家巷缝纫市场、新村街面的秩序;取缔了东浩街、珠玉街、会馆路小区农贸市场、广厦社区农贸市场等以街为市的菜市场;取缔了林家巷二手自行车市场和武庙街、林家巷烧烤摊点;集中整治了忠孝街、水井街、北正街、五粮液东大门农贸市场占道经营、市场冒口等违章现象;集中开展了南岸西区“五乱”治理。
宜宾市把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在社区广泛设立卫生监督岗,开设“讲文明、讲卫生、大家谈”专栏,制定了卫生公约,公开环境卫生监督举报电话,积极办理市民投诉,吸纳市民对环境整治工作提出的建议、意见,广泛动员市民参与日常环境整治活动。
目前,全市十个区县,在47个亮点小区的示范引领下,更多的小区开始迈向美化、绿化、文化、管理规范制度化。
新闻推荐
预计今年增产35.4%,社会资本投入增长76.6%本报讯(记者钟晓晴)去年全省酿酒高粱面积破100万亩,达111.5万亩;今年,全省酿酒高粱面积再度提升,达151.3万亩。这是记者7月15日从在宜宾召开的四川省高粱产...
宜宾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宜宾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