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宜宾 今日南溪 今日江安 今日长宁 今日高县 今日筠连 今日珙县 今日兴文 今日屏山 今日叙州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今日南溪 > 正文

南溪哈号:取竹为号 吹竹为乐

来源:宜宾晚报 2020-03-03 10:53   https://www.yybnet.net/

砍一根慈竹,削成一个个的无节竹筒,然后由细到粗,一节一节拼接,再用箍篾绑扎以固定号身,一个长约1米的南溪哈号就制作完成了。而赋予慈竹新的“生命力”的正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南溪哈号代表性传承人郭道明。

据《南溪县志》等史料记载,汉武帝建元6年,也就是公元前135年,僰人主要寄居于长江之滨的僰道县,即今天的南溪县福溪口一带。由于这里盛产慈竹,僰人劳作之余欢庆丰收,于是取竹为号、吹竹为乐。又因僰人姓“哈”,所以后人便把僰人发明的土乐器叫做“哈号”,并一直流传至今。

69岁的郭道明从小跟随父亲郭海清学习哈号吹奏和制作,他熟悉慈竹独特的物性和南溪哈号的吹奏技巧。

“南溪哈号由一年生的慈竹制作而成,每年阴历腊月至次年4月的慈竹材质最好。”郭道明手拿一个哈号介绍说,制作手艺全靠看和练。制作过程讲究的是细致和耐心,要经选竹、截筒、削口、套筒、绑扎、制哨、固位、浸泡等工序,全程皆为手工制作,制作一个长约一米的哈号需要一天的时间。

哈号没有“词”,也没有现代音乐意义的“调”和“音符”等。它的号声是以“呜嘟”、“呜嘟嘟”和连续的“嘟嘟嘟嘟嘟”组成,形成轻快、悠扬、激越、雄浑、高昂等不同感觉的号声。吹奏上,除需要足够的“气”量外,还取决于吹奏者的舌对“叫口”的弹压位置、轻重、速度等技巧。吹奏全由吹奏者的“气”决定,凡“中气”不足者只能吹出10多个或几个“嘟”声。

如今,69岁的郭道明仍然可以一口气吹奏出24个“嘟”声。

“24个‘嘟’声代表一年的24个节气,特别是过年吹奏有祈祷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人寿年丰之意。”郭道明说。

南溪竹号,一响数百年,竹号的传承自然离不开非遗传承人在制作和吹奏上的改良。

“哈号也可以做成短的,最短的哈号像未出土的竹笋一样,仅有33厘米。”郭道明说,长短哈号的声音不同。长哈号的声音听起来像洞箫,能传播到很远,近听浑厚,远听嘹亮;短哈号的声音类似笛子,传播不是太远,近听响亮,远听共鸣不大。”郭道明说,“在吹奏技法上,现在可以通过用哈号模仿动物声音的方法,鸡叫、狗叫、百鸟之音都可以。”

晚报记者 李莉娜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疫战中的铁汉柔情

宜宾市南溪区卫健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吉高家庭与生活报讯“生活中,我是儿子,是丈夫,是父亲,但在这场抗疫阻击战中,我既是指...

南溪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南溪区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南溪哈号:取竹为号 吹竹为乐)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