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县来复镇通书村是来复镇三个省级贫困村之一。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93户290人。201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574元,贫困发生率17.37%,也正是在这一年,通书村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
自此,通书村把脱贫攻坚当作发展机遇,将脱贫攻坚目标从“摘帽脱贫”拓展到“建成幸福美丽新村”,确定了通书村脱贫攻坚思路。围绕区位优势、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确定了“果城花乡”的形象定位,以“产业布景、农旅结合、两化助推、美丽新村”的发展思路,重点通过耕读传承、农业观光、登山品果、休闲垂钓等项目,在2016年底成功创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同年,通书村人均可支配收入8936元,退出贫困村。
□本报记者 罗友莉 张桦 杨波 文/图
4月7日,在高县来复镇通书村的党群活动中心处,通书村村支书何勋和中信银行成都分行下派到村上的第一书记叶建彬、四川广电网络高县分公司下派到村上的第一书记卢伟三人,正在总结二月份至今村上桃花产业带动通书村旅游发展的经验。
从一个省级贫困村,建设成为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通书村拔穷根、挪穷窝、兴产业,一件一件实事去抓、一仗接着一仗去打,百倍用心、千倍用力。
抓实思想通理念
三树
干部树意识,增效思想自觉
党员树形象,增强行动自觉
群众树信心,增强凝聚力
“转变贫困户的思想,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叶建彬2015年9月来到通书村以后,便走村入户,了解村民所需,深知打赢脱贫攻坚这场战,首先得树好意识、树好形象、树好信心。
叶建彬介绍,通过组织宣讲会、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让全村驻村帮扶干部深刻认识脱贫攻坚重要性和紧迫性;培养发展意识强、致富能力好的党员作为***示范户,带动全村群众共同发展黄桃、柠檬等产业;坚持扶贫先扶智与志的理念,多次组织党员干部、产业大户、贫困群众到成都龙泉、简阳以及筠连春风村、屏山万涡村等地学习,并开展技术培训。
吴勇齐就是在这样的机遇中成长起来的贫困户。
4月7日上午,吴勇齐正忙活着给自己的兔子和田里的龙虾喂食,“踏实、能干、肯学”是村里人对他一致的评价。而在2014年以前,吴勇齐的热情并不高,只不过为了当时正在读小学的儿子和过世父母欠下的债,养殖了一点家畜,扣除两人的生活费、小孩的学费以及偿还父母早前欠下的债,日子过得紧巴巴。
2014年,经过精准识别,吴勇齐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随着驻村帮扶干部、对口帮扶人、农技员等力量在通书村的落实,各类扶贫资金、扶贫项目的落地,吴勇齐重振发展信心,开始发展产业。
“娃儿的学费、食宿都免费,读书我不担心了,完全把心思放在了种植养殖上面。”吴勇齐告诉记者,去年4月,参加了养殖培训后,看准了龙虾市场,在自家农田改造的池塘里下了150斤左右的龙虾苗。据估计,现在池塘里有几百斤的龙虾,现阶段主要面向爱好钓虾的人群,并以20元/斤的价钱出售。
“以前思想没转变,得过且过,现在我就是想办法搞发展。”从龙虾的池塘转到兔窝,吴勇齐和记者说话的同时,打开栅栏,给兔子添加饲料和草料,近100只的兔子以半放养的状态生长,兔窟到处都是,十分显眼。“我们家的兔子相当于是放养了,口感肉质都很好,大家也认准我家的兔子。”吴勇齐说,除了养殖兔子、龙虾、能繁母猪,自己还种植柠檬、李子、花生、水稻。
家里发展得越来越来顺,这一切,用吴勇齐的话来说,就是“多亏了村上的干部,也多亏了各种培训改变了自己的思想。”
发展产业拔穷根
三带
书记(第一书记)带班子提升号召力
干部带骨干提升战斗力
党员带群众提升凝聚力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通书村的村两委班子深知基层党组织这座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建得强不强、牢不牢,直接关系着脱贫攻坚的成效好坏。只有通过书记带动、干部带动、党员带动,才能让支部强起来,队伍强起来。
承包荒山发展桃园300亩,带动周边4个村民小组246户群众发展桃园450亩,村干部及产业大户李世雄用行动诠释着“三带”的意义。
“我们前段时间主要是修枝施肥,最近主要是对桃园锄草、打药。”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中午,记者在桃园见到了正在转山巡查的李世雄,他说,2013年至今,从荒山到满目桃花的风景,他已经花费了近70万元在这片土地上。
孤木不成林。2016年3月,李世雄带头组建起了高县桃蹊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新发展桃园750亩、柠檬700亩、金桔200余亩。此外,通书村还组建起了高县通书旅游专业合作社,新发展5户民宿农家乐;组建起了高县恒源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稻田养鱼和养鸡。
向产业要规模,向规模要效益。“今年预计有1万多斤桃子,5—6万元的收入,会一年比一年好。”李世雄告诉记者,今年算得上是桃园真正意义上的挂果,在他的规划中,下一步,桃园还将发展林下种养业,并发展乡村旅游。“为发展旅游,我们现在已经开始了一系列配套设施的建设。”李世雄指着正在山上建设的农家乐说,桃园的“活路”多,随时都有事情做,平均每天的用工量是20人左右,基本上都是通书村的村民。
“我差不多一个月有20天在这桃山上帮忙做事情。”正在桃园里锄草打药的贫困户李书淑说,相比在外务工,就近在桃园做事情可以让他有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我在桃山上做事情一个月就有1000多元的收入,加上养猪和鸡的收入,日子不成问题。”李书淑笑嘻嘻地对记者说道。
“日子不成问题。”贫困户严祥忠说出了同样的一句话。
2016年2月,在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的支持下,严祥忠一家开始建设新房,并在上半年搬进了新家,而在此之前,严祥忠一家三口都在浙江务工,只有春节的时候才回老家。“不是不想回,而是家里房子4年前就塌了。”严祥忠说。
2015年2月,严祥忠在外务工的时候不幸摔伤,由于伤情严重,回到了老家养伤。“这辈子是完了,别说修房子了。”严祥忠告诉记者,村上的干部党员不止10次来做自己的思想工作,希望将房子修起来,从坚决不愿意到最后开土动工,严祥忠回想起来都觉得自己太固执,但也觉得十分幸运。
房子是建起来了,如何防止返贫?在“三带”的指引下,严祥忠、何洪秀夫妇利用产业周转金,在自家房子背后,因地制宜搭建了鸡圈,养殖肉鸡,“去年我们家养了300只鸡,还放了300尾鲫鱼和草鱼在鱼塘。”严祥忠告诉记者,现在存栏100多只鸡,鱼也准备今年开始出售,预计年收入上万元。
力促旧村换新颜
三为民
众筹共建,夯为民之基
两化助推,兴为民之业
三员入户,办为民之事
4月7日下午,贫困户吴成金完成了一块稻田的储水,回到廉租住房,在公共区域洗手、做饭,显得十分熟练。
“老房子早就没办法住人了,又没钱修房,去年9月份和女儿搬到了这里。”吴成金说,在新房子里生活,状态好了很多。从以前单纯的农民到现在通书村公路服务管理人员、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员、护林员,吴成金在公益岗位上找到了生活的乐趣与意义。“在这些岗位上,一个月可以有1200元的收入。”吴成金告诉记者,算上养殖的土鸡以及传统种植的花生、稻谷,一年有1万多元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为了解决特殊贫困户住房安全和特殊群体的具体问题,通书村充分利用资源,坚持经济适用、舒适便捷的原则,将村上的老年活动室升级改造为10套廉租房,目前入住了6户贫困户,并将4间房租给了幼儿园办学,方便村上儿童的学前教育,“将房子租给幼儿园,也增加了我们的集体经济收入。”叶建彬介绍,通书村在扶贫工作中,探索建立了“项目投、社会助、群众筹、政策奖”的项目筹资模式,夯实了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通书村累计新建硬化公路6.5公里、产业环线公路4.5公里、联户路12公里,实现组组通公路、户户通联户路;房屋改建44户,其中危房改造21户,易地搬迁23户,基本实现了户户都有安全房屋居住;已建成村级综合体350平方米、文体广场3000平方米,完成风貌改造405户,新建集中供水工程解决900余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建停车场2处,旅游公厕1个,打造旅游景点4个……
“我们还着眼发展平台化和产业组织化,建立发展周转金帮扶平台,鼓励群众利用周转金发展‘短平快\’的种养项目。”叶建彬说,2016年以来,发展周转金平台成功帮助了严祥忠等31户贫困户脱贫。同时,由市、县、镇、村的农技员,免费向群众提供技术培训;由村组干部组成民事代办员,实行坐班制度,收集群众办事所需的资料,统一到镇上代办群众相关事务;由老干部、老党员和村贤组成法制辅导员,宣传法律知识,调解群众纠纷,促进农村发展和社会稳定。
三树三带三为民,扶贫先扶智与志。通书村从整村推进到美丽乡村建设,从精准识别到精准退出,如今,通书村正在追逐时代梦想、奔赴小康征程上高歌猛进。
新闻推荐
王氏家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勤劳为本节俭家荣肩担道义胸怀天下厚德载物诚实守信敏而好学志存高远□本报记者陈旭王氏家训:“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勤劳为本,节俭家荣。肩担道义,胸怀天下。厚德载物,诚实...
筠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筠连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