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仕龙
清晨,豆子山的大雾弥漫山间,高县兴场村张家沟组的村民三五成群在产业路硬化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王稿村组的茶山上,十余名村民正在忙着采茶;木池岩组的田坎上,村组干部正在征求建议意见,计划新建一口山坪塘;村党支部第一书记杨金鑫带着专家正在党群活动中心拟建地现场设计……
如今,在高县,不仅是兴场村,在两河、仁和等村同样也看到干群齐心协力战斗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场景。“按照两年工作一并安排、项目同步实施的工作计划,确保2017年退出贫困村23个,脱贫7000人;2018年退出贫困村16个,脱贫8000人。”2月22日,高县召开县委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县委书记李康发出脱贫攻坚新号令。
谋战:
双宣战双迈进,五级挂图作战
“全面吹响‘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迈进,向陋习宣战、向文明迈进\’的集结号,以‘311计划’为决战方略,以挂图作战为决战指南……”该县第十四次党代会吹响了决战脱贫、决胜小康的号角。
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废。高县是全省乌蒙山片区扶贫规划重点县,交通和生产条件较差,经济基础和县级财力薄弱,如何在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新一轮脱贫攻坚,我县有50个贫困村32777名贫困群众,压力很大,必须激发党员干部的干事热情,凝聚起全县人民的智慧与力量,县委确定了‘311’脱贫攻坚计划,形成了五级作战图,各级要做到提前谋划、提前动员、提前安排、提前落实、提前见成效。”李康说。“311”脱贫攻坚计划,即3年集中攻坚脱贫(2016—2018年),重点打好歼灭战,50个贫困村实施“摘帽”达标工程,基本完成减贫目标;1年巩固防止返贫(2019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实现全县整体脱贫和贫困县“摘帽”目标;1年提升共进小康(2020年),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立下“必胜之志”,全县上下迅速建立了脱贫攻坚作战图、“一河三长廊”主导产业规划图、贫困状况分布图和贫困人口分布与减贫计划一览表的“三图一表”,构建县、乡、村、帮扶单位、责任人的五级作战网络,建立“1+19+50+23”的脱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1个县脱贫攻坚领导组、19个蹲点工作组、50个驻村工作组、23个专项扶贫工作组),县委书记、县长挂帅,19个乡镇和县级部门向县委、各个贫困村向乡镇党委签订减贫目标责任书,50个贫困村根据实际制定发展总规、子规和分年度实施计划,立下军令状,层层传导压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实战:
推行“九子”工作法,落实“七个一”帮扶
带图出征、挂图作战。该县创新建立“七个一”驻村帮扶全覆盖制度,确保每个贫困村有1名联系县领导、1个定点帮扶单位、1个驻村工作组、1名第一书记、1名农技指导员、1名法治辅导员、1名新风督导员,3个省级单位、16个市级单位、93个县级单位帮扶136个村,结对帮扶贫困户15017户,建立了贫困村、贫困户减贫档案,每户贫困户建立了收支台账,明细种养业、财产性收入等收入来源,算清脱贫账,确保了“靶向精准”。全面推行“1+9”精准帮扶工作法。“1”即树立“党员干部辛苦努力一阵子,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一辈子”的理念;“9”即扑下身子抓落实,结好对子强信心,培训脑子学技能,找准路子增收入,圆梦学子不辍学,开对方子少病痛,修建房子有居所,培育孝子传家风,算清票子保脱贫。
“感谢工作组的帮助,及时‘借\’了1万元,不然,今年春节都住不上新房子,现在抓紧硬化门前的小场坝,还要出去打工。”2月15日,来复镇通书村贫困户何洪平的危房改造50%进度款落实下来了,买材料几乎花光,没钱进行施工。正在这时,帮扶工作组知道情况后,及时向党委汇报,从该镇查漏补缺扶持资金中,先期向何洪平“借”了1万元,解了“燃眉之急”。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曾福刚)近期,高县工商局庆符工商所在“红盾春雷行动2017”执法行动中,会同食药所执法人员开展保健行业专项执法检查。在高县庆符镇从事“康亦健”系列产品经营活动的当事人处,经初步检查,其涉嫌...
高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高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