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彬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消极方面,给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中传播的一些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对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不良作用;社会风气方面存在欺诈偷盗、封建迷信“黄、赌、毒”等消极丑恶现象,直接危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一些社会消极因素甚至诱发青少年走上歧路。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财富,而教育则是成就他们的主要途径,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治宣传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强化未成年人法治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依法治国,关键在法治,基础是教育。法治教育是未成年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促进未成年人形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要从依法治国、依法治省高度推动法律宣传,站在更高的角度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抓住未成年人成长这一“关键时期”,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对未成年人实施精准普法。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的法治教育,将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提升到新高度,在制定政策、人员编制、工作经费上予以倾斜,解决教材、设施、场地等困难,保证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条件。司法行政部门要承担起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责任,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确保把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全力以赴抓落实。全社会要始终关心未成年人,努力为他们学习成长创造更好的条件,老师、家长要承担起教育、引导其成长成才的责任,全社会都要关心未成年人成长,对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破坏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
净化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环境
未成年人本身属于弱势群体,处世不深,身心尚未成熟,其辨认能力与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侵害,若他们没有接受良好的法治教育,很容易走向歧路,从而毁掉自己的一生。一是加强对学校及其周边治安的管理。学校周边治安复杂多样,也是未成年人最容易受到社会闲散人员影响的地方。加强重点时间段、地点的巡逻管理,为在校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减少受伤害的几率。二是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行动,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和游戏软件产品。三是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管理,认真监督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切实加强对网吧的监管。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健康成长。
深化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相结合,促进法律的规范作用和道德的教化作用相辅相成。突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从未成年人抓起,着力增强法治观念。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的作用,在社区、农村、学校建设乡村少年宫、关心下一代教育(实践)基地,为广大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少年儿童搭建活动平台。创新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进一步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的形式和载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体平台,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落实普法责任,在重要版面、频道、时段开展公益普法,形成浓厚的法治宣传氛围。
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让法治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在孩子们心中播下法治精神的种子,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身心环境。
(作者单位:高县庆岭乡党委)
新闻推荐
(上接1版)重产业:养殖、茶桑共发展“生活正在一天天变好。”这句话在长凹田组万兴太的身上也有着最深的印证。沿着3.5米宽的水泥路面往长凹田组方向出发,道路两旁生长繁盛的桑树、郁郁葱葱的茶园、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