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仕龙 本报记者 钟晓晴
2月27日上午,记者走进位于高县羊田乡华丰村这个孝字为先、反哺情浓的农家小舍。在新街子组李宗贵的家,60岁的李宗贵边忙着手里的活边说道:“老母亲才起床,我正在给她做早饭,这几天,她的精神稍微好些,能拄个拐杖,在敞坝里走动一下。”
餐桌旁,坐着一位瘦小的老人,她是李宗贵的母亲余义友,今年88岁。
洗漱完,吃过饭,李宗贵又要背母亲到罗场中心卫生院输液。李宗贵从屋子里拿出背篼、绳子和一块木板,熟练地将木板横绑在背篼上,“我一直都是用这个背篼背母亲去看病。”李宗贵的老伴张永连放下农活扶婆婆上背篼,母亲双手紧紧攥住李永贵的肩膀。母子俩这样出发了……
背篼反哺,一背就是6年。“我的生命是母亲给的,小时候,母亲宁可挨饿,也要把一点点包谷饭留给我们吃。现在母亲生病了,尽点孝道是理所应当的。”李宗贵说。
由于土地少,仅仅依靠3亩茶园的收入,给母亲看病吃药已是入不敷出,出门乘车也是奢望。不论是到哪里,李宗贵都舍不得花一分钱的车费,“累点没啥,就是希望母亲尽快好起来”。
一有空,李宗贵便四处打听,寻找缓解或根治母亲结石病的民间秘方。
“我看到他对妈妈特别孝敬,很受感动,也愿意来分担一点责任。”12年前,比李宗贵大7岁、本村的张永连走进了李家,成为李宗贵老来伴。
背篼背母看病,在这里家喻户晓。“我每到一个地方给母亲看病,医院和卫生所都是收的成本费,而且医生们都说,若是没有钱,先挂在这里,等有钱了,再来补上。”李宗贵很感激。
据了解,目前,村里已为余义友落实了低保政策,还通过民政救济、特困补助等方式给予救助。李宗贵的邻居老罗说:“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好好学学,不要忘了根,尽孝是做人的基础。”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钟晓晴文/图操场上,年龄不同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舞草龙、打篮球、打乒乓球;教室里,或大或小的孩子们有的在学书法,有的练舞蹈,有的做手工……7月15日,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乡村少年宫暑期培训...
高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高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