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丹
为做好乡镇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进一步优化乡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长宁县以机构编制扁平化管理为抓手,在龙头镇开展机构编制扁平化管理试点工作,不仅为助推龙头镇在乡村振兴、产业转型发展方面奠定了体制机制上的坚实基础,更为全县乡镇推进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
三级齐发力,条块结合强力量。龙头镇党委、政府在确定下一步乡村振兴工作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按照“职能职责相近、协作配合密切、运行顺畅高效”的原则,结合本镇主要职责、机构设置、人员编制情况,制作印发了《龙头镇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工作方案》。方案将全镇8个党政综合办事机构、4个直属事业单位及县级部门派驻机构力量进行重组,成立了党政综合、规划建设、社会治理、国资管理、社会服务、经济发展、综合行政执法7个工作组,明确了相应的职责及县级对口部门。镇党委书记统筹抓总,各工作组由2—3名乡镇班子成员担任组长、副组长,其他干部按职责分工列入相应工作组,服从工作组领导指挥调度。通过采取“大综合+小综合”模式,在避免了职责交叉和“推诿扯皮”现象的同时,全镇的工作合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基本实现了机构力量的“平台化”运行。
三项全集中,优化资源破瓶颈。一是集中编制资源。实行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根据原有岗位将人员划分到七个工作组,承担一个或多个机构岗位职责,有效解决了乡镇人员编制不足、身份壁垒不通、运行效率不高、部分机构人员老龄化严重等问题。整合工作组运行模式后,龙头镇各板块人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实现了老中青梯次配备,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达98%,平均年龄最高35岁(经济发展工作组),较整合前下降14岁。二是集中派驻力量。强化镇党委对派驻(出)机构管理,将公安、司法、市场监管、自然资源等派驻(出)机构及人员纳入乡镇统一指挥,赋予镇党委对派驻(出)机构和人员的指挥协调权、管理考核权和人事建议权,有效解决乡镇政府“看得见管不着”等问题。三是集中统一办公。按照工作组模式管理后,镇政府对办公场所进行整体优化布局,基本实现同工作组、同楼层、同区域集中办公,为干部职工在沟通协调和工作联动上提供了空间上的保障。
三制强保障,以人为本激活力。一是建立健全工作组管理机制。镇党委书记组织统筹各工作组运行工作,乡镇班子成员担任工作组组长,将工作组承接的职责任务明确到具体岗位和人员,并实行AB岗互补管理,确保事有人干、责有人担,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上级部署、领导交办、日常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按照“接收任务—组长交办—组内人员落实—处理完成反馈”流程办理,实行一个县级部门交办的工作均由一个对应工作组来负责,避免了职能交叉、推诿扯皮。对重点、难点工作以及需各工作组配合完成事项,由镇党委书记统筹各工作组资源和力量,实行各工作组互补互促。二是建立健全“传帮带”工作机制。工作组内实行1名班子成员和1名老同志对2名年轻干部进行重点帮带,促进其成长,确保基层工作力量“多岗化”。三是健全运行考评机制。重新制定《龙头镇机关干部的绩效考核办法》,采取“岗位系数赋分+评议计分+专项计分”三维考核模式对干部职工工作量化评分,“岗位系数赋分”根据岗位工作量、中层正副职和一般职工等指标合理设定岗位系数,激励干部担重任、敢作为;“评议计分”根据年终干部职工民主测评结果进行计分;“专项计分”则是对业务工作、作风纪律等专项工作进行考核,旨在鼓励干部职工争上游。
自今年7月推行新机制以来,龙头镇8名年轻干部因工作出色予以倾斜使用,9名老同志继续发挥余热,20名派驻机构人员纳入乡镇统一管理,实现了乡镇工作力量集约高效,全镇干部执行力得到显著提升,有力助推了龙头镇产业转型升级。长宁县将积极运用好试点镇的成功经验,在全县各镇深入推进机构编制扁平化管理工作,全面优化乡镇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推进基层治理能力升级。
新闻推荐
四川宜宾一食品厂疑似气体中毒致7人死,曾因未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被罚
记者|实习记者杨诗睿编辑|赵孟据央视新闻报道,2021年5月24日14时57分,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福荣笋类食品厂在检修设施时发生...
长宁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长宁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