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宜宾 今日南溪 今日江安 今日长宁 今日高县 今日筠连 今日珙县 今日兴文 今日屏山 今日叙州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今日长宁 > 正文

解放军进驻 激励热血青年参军报国 文化名村高山村里的红色印记(下)

来源:玉林晚报 2021-09-09 07:33   https://www.yybnet.net/

牟思成祠是解放军进驻过的古宅。

牟绍德祠曾是电影《风雨桂东南》和《朱锡昂》的拍摄地。

部队公布处留下的字迹。

高山村正在把郎官第打造成红色教育基地。

玉林解放初期,解放军部队进驻高山村后,分别住进了牟思成祠、牟绍德祠和郎官第等几座古宅里。后来,高山村不少热血青年受解放军英勇报国精神的影响,参军走上战场,立下了战功。

部队公布处仍清晰可见

牟思成祠是解放军进驻高山村后住进来的古宅之一,建于清代雍正甲寅年(公元1734年),建筑面积1188平方米,为四进大宅,还设有两边厢房,全部用青砖砌成。大门前的台阶,则是由黄沙石和灰石板铺成。

“这是村里面积最大的古宅之一。”高山村村民牟壮介绍,因为面积大,而且足够坚固,所以成了解放军选择驻兵的地点之一。现在走进牟思成祠的门口,在右边的墙壁上还可以看到当年部队用来告知指令、命令的公布处。

公布处面积不大,上方写着新兵第二大队第七中队公布处,下边用黑色线条分成四个表格,表格的顶端分别写着“发令”“指令”“命令”“通知”,字迹历历可见。“由于是部队留下的字迹,我们一直保护着,防止受到破坏。”

牟壮说,目前村里正在收集解放军进驻时留下来的包括字迹等所有东西,把解放军进驻过的几座古宅打造成红色古宅,使之成为高山村一笔文化财富。也让高山村后人以及前来高山村游玩的游客了解到那一段红色的历史。

另一座进驻过解放军的古宅为郎官第。据说,当初值守瞭望塔的解放军战士就住在这里。现在从郎官第三进大屋东面的侧门出去,可以看到地面残留有墙脚的青砖。

“原来的郎官第还有一座横屋,也入住过解放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损毁了。”原来从郎官第上屋背山修建有阶梯,从侧门一直通到山顶。牟壮为郎官第的后人,他介绍,郎官第的背后原来还有一个山洞,是祖辈们用来防贼防匪的,一遇到有土匪前来打劫,便躲进山洞里面。后来,社会安定后,山洞又用来贮藏粮食作物。

牟绍德祠始建于清雍正乙卯年(1735年),于乾隆戊午年(1738年)建成,占地面积900平方米,建筑面积850平方米,为四进大宅。牟绍德祠设有建筑面积125.13平方米的议事大厅。据高山村一些年纪较大的村民介绍,当年牟绍德祠的房间全部住满了解放军战士。

因为这些红色的印迹,后来牟绍德祠还成了电影《风雨桂东南》和《朱锡昂》外景的拍摄点。

热血青年从这里走上战场

解放军进驻高山村,对高山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激发了村民的爱国热情,不少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加了解放军。

牟业光(又名:牟甲骤)便是一名跟随解放军走进军营的青年。“牟业光是郎官第走出来的热血青年,在解放军团部进驻郎官第时,才15岁,他经常捕鱼捉虾给解放军改善伙食,很受解放军官兵喜爱。”牟壮说,牟业光参加解放军后,曾荣立二等功。1952年8月,牟业光又随部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他成为广西军区训练团学员,1964年转业到玉林县税务局工作。

解放军部队进驻高山村时,一位军官在这里演绎了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

当时团部驻在郎官第。一位叫尚殿清的排长经团部领导介绍,与牟业光之妹牟业坤(时年17岁)相识,二人在这里相恋相爱。在部队离开高山村时,牟业坤跟随尚殿清参军远征,1957年10月两人在军营结婚。1958年,夫妻俩转业到河南信阳工作。“1965年,牟业坤随夫定居驻马店,育有一女一子。”据牟壮介绍,牟业坤今年已经82岁,目前身体健康子孙满堂。

将把郎官第及屋背山打造成红色基地

郎官第曾作为解放军的指挥部,这也让这座四代出过6名郎官而远近闻名的古宅多了几分传奇。“牟业光和牟业坤兄妹,让文人辈出的郎官第多了几分武勇的色彩。”高山村人、原玉州区文化馆馆长牟健介绍,郎官第的传奇与生俱来。这座古宅是郎官第的先辈牟辉孔在清乾隆17年壬申(1752年)中举后任广东长宁县县官时,仿长宁县衙门图样建造的。民间曾流传这样的说法,“因为是仿衙门而建,所以才有后来郎官第文人辈出的传奇”。

“高山村的红色印迹,是一大亮点。”据牟健说,目前,高山村计划在屋背山上建设一座“解放玉林城纪念塔”,让后人牢记高山村的红色历史,传诵红色故事,弘扬红色文化。

(记者 王耀前 周立华)

新闻推荐

宜203井地面集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宜203井地面集输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现按《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征求公众意见一、环境影...

长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长宁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解放军进驻 激励热血青年参军报国 文化名村高山村里的红色印记(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