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宜宾 今日南溪 今日江安 今日长宁 今日高县 今日筠连 今日珙县 今日兴文 今日屏山 今日叙州
地方网 > 四川 > 宜宾市 > 今日长宁 > 正文

“蛇皮袋”到“拉杆箱”折射农民生活“蝶变”

来源:宜宾日报 2021-03-20 00:38   https://www.yybnet.net/

□冉卫平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逐渐加大,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就业,这些来自农村的劳动人口有一个特殊的称号“农民工”。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外出务工人员从“离土不离乡”到跨区域流动;从独闯天下到举家外出;从分散盲目流动到有组织转移;从老一辈扛着“蛇皮袋”就出发到青年人拖着“拉杆箱”外出体验生活这一就业动机观念的转变,反映了新旧农民工从“改善生活”向“体验生活、追求梦想”的转变,充分体现了长宁人现代性的获得。

从“改善生活”向“体验生活”转变。传统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目的是“挣票子、盖房子、娶妻子、生孩子”,是为改善生活状况。而正值青春年华、职业道路刚刚开始的90后农民工外出就是奔着“体验生活、实现梦想”而去。衣食住闲打工前后变化大。就穿着而言,妇女的穿着开始讲究式样和花色,四季比较分明,一改过去那种四季不分的蓝黑遮膝传统服装。女孩子的穿着与城市姑娘趋同,讲究新潮与式样。男人的服装也开始讲究布料的质地和式样的季节性,甚至穿品牌,很少人再穿家织的粗布衣。年轻人大多穿西装、夹克、皮衣、风衣等新款式服装。过去乡里人主要穿家制的布鞋、草鞋和“解放鞋”。现在家制布鞋很少见,草鞋几乎绝迹,“解放鞋”主要是中老年人穿,年轻人主要穿皮鞋和有一定知名度的“运动鞋”。住房打工前后乡村最明显。建房是农民家庭的大事,农民年积月累就是为了建房。调查资料表明,建房出现了两个高潮:一是1981年实行承包责任制后的二三年,所建房子的式样比较陈旧。1989年本县外出打工出现高潮,82%的家庭都有人外出打工,随着收入的增多,出现了第二次建房高潮。因农民们在外见多识广,这批新建的房屋,结构合理、美观卫生,区分了客厅、卧室、厨房、储存室,有些房屋建得还有点“广味”,甚至“洋味”,体现出人们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追求。

从“经验技术”向“技术骨干”转变。传统性强的人,往往满足于世代相传的生活经验和生产技术作为谋生的基本手段,缺乏学习新技术的愿望和动力。在长宁县的乡村,这样的人已经很少见了。外出务工者都想习得一门技术或手艺,获得更多的谋生手段。据调查,他们所学到的技术,主要有建筑装修、果树栽培、养殖、鞋样设计、制鞋、焊工、车工、机车维修等等。由此推进了长宁县新农村建设进程。长宁县14.8万个冲出“农门”的外出打工者28%以上已成为所在企业、厂矿的技术骨干和经营管理人员。他们已成为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人才和生力军。这些获得新技术的农民工,其现代性特征如计划观念、信息观念、技术观念、市场意识、自我实现感等综合素质都较强。毫无疑问,这些现代观念和素质是在外出务工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从“辅助角色”向“自我发展”转变。传统农村妇女,由于在农业生产中扮演辅助性角色,因而家庭地位次于男人。过去乡村男性的地位明显高于女性。表现在获得教育机会方面,男孩优先,家有余力,才供女孩念书,所以女性的文化水平普遍低于男性;姓名方面,男性一般要求按字辈起名,而女性则没这种要求;家庭重大事情由男人决定,妻子一般只能参与意见,没有决定权;女性很少外出远门,只是赶墟回娘家才出门。外出务工出现高潮现象以后,乡村妇女地位明显提高了。表现在男女平等观念增强。现在无论男孩和女孩,家长都给予平等的上学机会,没有性别歧视,妇女的家庭地位明显提高。因为男人外出之后,留在家中的妇女农活与家务一肩挑。她们在家中的劳动收益并不见得比外出打工的丈夫少。因此,随着妇女家庭经济地位的提高,她们的社会地位也就随之提高。妇女外出的机会增多,能够获得更多的自我发展机会。被调查的276户核心家庭中,夫妻一同下广东、上海、浙江、新疆打工的有195对,占调查核心家庭的54%;一方外出(主要是丈夫外出,妻子在家,只有7户是妻子外出,丈夫在家)的家庭有81户,占46%。如果条件许可,夫妻一般都会一同外出。因此,46%的家庭夫妻没有一同外出,并不意味着这些家庭的男女不平等。夫妇能够一同出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老父老母健在,愿意并且有能力帮助照顾孩子生活;二是孩子未达到入学年龄,可以带出去。而夫妇不能同时外出的主要原因则是孩子需要上学而家里又无人照顾。长宁县乡村外出务工的行为,提高了在家妇女的家庭经济地位,也就提高了她们的社会地位,促进了外出妇女与现代工业和都市社会的接触,也就使她们扩大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获得了更多的自我发展机会。对于不发达的村落社会,农民体验工业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基本的途径和动力就是外出务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蛇皮袋”到“拉杆箱”外出务工折射出农民生活的改善、农村面貌的改观,群众幸福指数的蒸蒸日上。

(作者单位:长宁县委党校)

新闻推荐

发展果蔗产业 幸福村里“甜头”多

□张宝林特约通讯员宋成均近年来,依托七洞沟和蜀南花海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长宁县古河镇幸福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长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长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蛇皮袋”到“拉杆箱”折射农民生活“蝶变”)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