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下的宜宾市长宁县城街头,温暖美好,排排翠竹后面,一所外观似川南民居的建筑透着民风古韵,若不是建筑上标有“公共厕所”四个字,真不敢相信这竟然是公厕。
随着“厕所革命”的大力推动,长宁县、江安县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真抓实干,今年以来建起了一座座别具特色的“竹厕所”,不断把“厕所革命”向纵深推进,不仅让厕所内外环境漂亮整洁,舒适方便,还改出了文明新风尚和新天地,让本地群众和外来游客更加满意。这也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宜宾落地落实落细的生动体现。
长宁:低成本建“绿色公厕”
长宁县竹海大道一旁的竹公厕,建造得四方中正,飞檐翘角,棕色的竹板材、圆竹等竹材料包裹外墙,俨然是一处传统的川南居民,整座公厕在绿化带中的翠竹掩映下显得格外别致。
长宁县住建城管局副局长陈宏就长宁竹公厕介绍,“便民、创意、安全”是此次竹公厕设计建设的核心要求。长宁县坚持用低成本建“绿色公厕”,从细节体现人文关怀。公厕内设置了公厕管理公示牌、沙发、音响、电视、wifi、直饮水、手机免费充电、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和专用蹲位、工具间、管理间等设施一应俱全。在公厕的设计和打造过程中,还增设了“家庭卫生间”,从保护隐私角度,方便异性人士陪同不能自理的亲属或残障人士如厕,满足了各类人群需要,让公众能感受公厕每一个细节所带来的便捷,这项暧心设计获得了很多市民点赞。
陈宏说,全县集中打造的5座竹公厕于今年8月份投入使用,整批公厕在城市公厕和旅游公厕上做加法,室内装饰上尽力采用竹元素,比如厕位、小便池隔断使用重竹材,屋顶采用圆竹钢型吊顶,吊灯使用竹制编织,就连挂在厕所墙上的长宁美景图,也点缀着丛丛绿竹。竹厕所除了竭尽全力将竹元素体现得淋漓尽致外,还在公厕周边植树种花、配套有停车场,使厕外环境花园化,真正做到了“一厕一景”,使公厕真正成为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目前,长宁县的竹公厕在城区的公园广场、大街小巷多处设立,不仅让外地来长宁旅游的游客对竹海长宁有了更多“惊喜感”,更让市民在“如释重负”以后,提升了幸福感。陈宏说,下一步,全县将不断提升公厕服务质量,提高市民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努力将公厕打造成为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江安:竹公厕可刷脸取纸
同样拥有丰富竹资源的江安县,在新兴的网红打卡地———长江竹岛上刚刚落成了两座“竹韵公厕”。
公厕的外立面是由原竹打造的竹墙,显得清新脱俗,虽与长宁竹公厕外形有相似之处,但是这里的竹公厕却创新使用了竹结构装配式工艺进行建造。
江安县环境卫生管理所所长魏正友说,今年7月底,全市首个创新打造的竹结构装配式城市公厕在江安面世。两座竹公厕主体结构均为轻钢结构,室内外运用原竹、重竹、普竹板三种竹装饰装修。竹公厕的建造与长江竹岛景区的竹韵风格和打造城市旅游特点融为一体,形成了江安新的竹文化厕所、竹产业厕所的特色。
此外,两座竹厕还设置了人脸识别取纸机,让市民可以刷脸取纸,中央空调、监控系统、休闲座椅、母婴室、茶水间、无障碍蹲卫、红外线自动冲水系统等一系列便民设施,各种卫生设备一应俱全,24小时免费开放,给广大市民提供了便利。
魏正友说,2019年江安县住建城管局具体牵头实施的城市新改建公厕和新改建乡镇公厕,已提前超任务落实了2020年任务。江安县在县城主要道路和街边小巷,定制了独一无二悬挂高处的“大牌”标识,方便了市民、特别是外地游客更快捷、更方便地找到公厕。下一步,全县将严格按照“厕所革命”行动任务要求,确保按时完成2020年“厕所革命”建设任务,切实提高群众满意度、获得感。
新闻推荐
(上接第一版)凉糕街的核心就是葡萄井。葡萄井始建于宋代,因井水中不断有气泡往上涌,状若葡萄而得名,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宾...
长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长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