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友莉 宋成均 文/图
长宁县竹海镇龙潭村位于竹海镇西南方向,幅员面积2.8平方公里,辖4个村民小组,共215户756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5户135人,重病残疾发生率较高,全村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一,2014年被列为省级贫困村。
2014年以来,省、市、县、镇相关部门单位共投入135万元用于该村幸福美丽新村建设项目;长宁县国土资源局提供帮扶资金21万元用于产业发展;县森林公安局提供10余万元用于低产林改造项目……各级交通、宣传、农工等部门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000余万元,切实落实着帮扶责任。
2016年,全村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均超过6100元,整村退出贫困。全村贫困人口100%参加了新农合,基本医疗均有保障。无因贫辍学学生、实现了家家通生活用电、基本实现了家家吃自来水(机井、潜水泵、山水)、全部实现卫星地面接收器收看电视节目。
龙潭蝶变,村民日子越来越好,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支书见证变迁:
曾经的贫穷村已“脱胎换骨”
正月初二,龙潭村的老支书胡大光和家人庆祝自己82岁的生日,80多年的人生路几乎都是在龙潭村走过,这对于他而言是充满魔力且值得回忆的。
1957年,20岁出头的胡大光作为一名公社干部开始辗转于宜宾各县区从事水利工程建设,1960年成为龙潭村生产队的文书,随后在乡镇医院等地任职。1962年,胡大光回到龙潭村老家,任生产队队长。1986年——1997年,胡大光任龙潭村村支书,这才开始规划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
从公路到学校,从拉电线到安装电灯,龙潭的发展比其他相邻的村庄落后许多,“主要是路不通……”胡大光指着对面的山梁说道,龙潭村涉及的农户居住分散,尤其是住在山梁上的农户以前挑公粮到隔壁乡镇,来回都要一天多的时间;直到1986年才开始有修路的概念,村上没通电,也没学校,如今龙潭小学都是在1986年之后慢慢修建起来的……
而说起现在的龙潭村,胡大光笑了起来,“能看到现在村上的样子,我高兴。”在胡大光看来,通村公路、入户便民路的打通以及村上各类设施、产业的发展,让龙潭“脱胎换骨”,“农民要吃有吃,要穿有穿,哪个都说满意。”
现任村支部书记胡明超说,龙潭村原有3.5米宽硬化水泥路4.8公里。2016年,新硬化4.5米宽水泥路6.3公里,达到了村办公阵地、村卫生室、学校等公共服务设施全部通硬化水泥路的目标,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
第一书记话发展:
中药材产业助农脱贫致富
摆脱贫困,最怕的是“思想贫困”。
2015年6月,黄照洪任龙潭村第一书记,在走访摸底的过程中不断向村民灌输新思想,传递新观念,主动征求村民对于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2015年至2016年,黄照洪与村干部、村民代表实地了解村情,查阅县上产业发展、经济项目发展规划等资料,挑选致富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成立专业合作社,最终确定发展中药材产业助农脱贫致富。
“现在全村的主导产业确定为中药材,主要有莲子、枳壳、丹参和板蓝根等,其中莲子种植有100亩,枳壳种植有近600亩。”黄照洪介绍说,龙潭村采用“支部+公司+党员”、“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以地入股、保底分工”的形式连片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用黄照洪的话来说,就是支部引领向前看,党员带动群众一起干,实现率先示范;龙头企业带动强,订单模式有保障,实现联动发展;以地入股保底分红,构建长效增收机制,实现利益共享;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带动全村整体发展。
“我流转了3亩多的土地,也自己种植中药材。”该村二组贫困户胡刚说,从最初的观望到真正参与到“以地入股”,他像大多数村民一样,最开始内心很犹豫,不知道是否应该将土地流转出去。
“为了打通大家的思想,我们挨家挨户的给他们做工作。”黄照洪说,村民每亩土地每年折价300元入股,年底按股分红,分红不足300元/亩的按300元/亩兜底保障。土地分红后剩余利润由专业合作社提20%作为全村公益事业经费及专合社管理人员绩效工资,最后剩余利润由量化到贫困户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所占份额进行二次分红。
村民们的疑虑打消了。
目前,龙潭村参与种植中药村的贫困户35户。同时,在规划的药材基地范围外,由群众分散种植中药材,专业合作社提供药苗、技术和统一回购,让群众吃了定心丸,调动了群众发展中药村的生产积极性。
“去年刚发展,我们的莲子就卖了39000元,枳壳要三年后才能开始有收入。”黄照洪介绍道,根据他们的规划,龙潭村通过连片发展中药村产业,三年以后,当枳壳全部达产后,预计可以实现年产值240万元以上,全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龙潭村聚焦“一低一超、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七个有”目标要求,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乡风文明。去年,全村35户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均超过61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万余元,人均超过26元,破除了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魔咒。
村民谈变化:
“没想到生活会变得这么好”
沿着龙潭村的绕村公路,从一组到四组,公路干净整洁,两旁竹林成荫;一栋栋小洋楼,宽敞明亮;电网、光纤、卫生室、广播电视等服务设施一应倶全……这样的巨变,对于曾经的龙潭村人来讲,是不敢想象的。
“我脱贫了!”说这话的是胡刚,见到胡刚的时候,他正在自家的猪圈忙活着,120多平方米的猪圈内还有20多头猪等待出栏。
2003年,胡刚一家的生活陷入了不可预知的混乱,妻子患了肺癌,为防止癌细胞扩散,切除了三分之一的肺,而在长达数十年的生活中,妻子需要以药物控制病情,“家里的钱大多就用在她(妻子)的身上,光手术费、药费算下来都有10多万元。”胡刚回忆道,妻子生病以后,由于病情的特殊性,基本上不能做太多家务活,家中的重担全部落在了自己身上,生活十分艰难。
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后,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胡刚修建起了猪圈,开始大规模养猪。“去年,卖猪和流转土地的钱,加上儿子在外面打工的收入,有差不多10万元左右。”胡刚欣喜地说:“政策给我们支持,我们更要好好地发展,自己花心思去做。”
与胡刚一样,四组的宋元业也走上了脱贫奔康之路。
“没有想过生活会变得那么好,也没有想过房子那么快就修起来。”宋元业说这话的时候正准备去自家葡萄扦插育苗地。2016年9月14日,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宋元业一家搬进了新家,同月,宋元业一家还获得了“长宁最美家庭”以及“和谐文明之家”的称号。而在此之前,宋元业一家却是另一番光景:老房是危房、妻子和父亲残疾、一对双胞胎正是读书的年纪、无存款、欠债……
宋元业一家为何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因在于发展产业。
2010年,基于爱好与发展热情,从2只“贵州香鸡”起家,完全依靠传统的孵化技术,宋元业的香鸡从2只到10只、100只、1000只……“去年,在扶贫政策的支持下,第一次大规模销售,卖出了600只香鸡,毛利润有6万元左右。”宋元业介绍道,除了卖鸡以外,鸡蛋的收入也有1万元左右。经宋元业估算,去年家庭纯收入有4万余元,可以将前些年欠下的债一笔笔还了。
扶贫更扶智,“输血”更“造血”。“造血”发展也是宋元业一家脱贫的关键。
去年,宋元业参加了全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与来自各县区的贫困户和种养殖大户一起去成都学习,考察农业、产业发展等,“心里很激动,回家后就想把看到的学到的用起来。”宋元业说,自己从成都引进了120株不同品种的葡萄,准备今年试种,如果试种成功,将进行大规模的种植。“我今年还准备养些鱼,不过先把葡萄种下去。”在葡萄扦插育苗处,宋元业对记者说道,“去年大丰收,今年更有信心发展。”
春风拂面,龙潭蝶变。从扶贫到扶智,从“输血”到“造血”,脱贫后的龙潭村正大步走在建设幸福美丽新村的征途上。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宜宾讯(宋成均记者杨波)近日,记者从长宁县住建城管局获悉,长宁县城入选了全省首批健康村镇建设试点工作的县城。长宁县是著名的“中国竹子之乡”,森林覆盖率达58.96%,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
长宁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长宁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